应急管理部:加快“智慧应急大脑”应用

中化新网讯 10月16日举行的应急管理部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化司司长魏平岩表示,“久安”大模型核心定位是国家应急指挥总部的“智慧应急大脑”。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目前“应急大脑”近在咫尺。

魏平岩介绍,“久安”大模型的特点主要有3方面——

一是具备了较强的行业专业知识理解能力。应急管理部对“久安”大模型进行了海量知识的训练,包括相关的文献、法规、案例,并进行了不断地优化、迭代、升级,显著提升了“久安”在矿山、危化、防汛等专业领域的专业认知和推理能力,大幅增强了模型的专业性和准确性。“通用大模型就像大学生一样,刚毕业什么知识都知道一点,‘久安’大模型就像专家,在专业领域当中它的认知是非常准确、专业的。”魏平岩说。

二是实现了与应急业务的深度融合。在总部的指挥调度中,已经实现了“秒级指挥”,只要讲一句话就可以把全国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队伍拉到一个会场。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方面,现在执法人员到了现场之后只要拍一张照片,立即通过大模型就可以识别出相关的风险隐患,同时也关联相关的法律条文,给出整改建议。目前,“久安”大模型已经在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防灾减灾、指挥调度、日常办公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应用,同时在基层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应用态势。

三是推动工作模式转型。“久安”大模型作为大脑,它的深层次意义在于推动工作流程再造和业务模式重塑。以前风险排查主要靠人工进行识别、筛查,现在通过AI就可以对视频自动进行扫描,识别高危场所人员集聚、粉尘堆积、烟点火点等情况。今年汛期,“久安”大模型每天根据气象预警,自动编排任务,对重点地区的视频进行扫描,一旦发现暴雨、洪涝灾害、城市内涝,可以自动发出预警。像今年“竹节草”台风期间,浙江宁波也使用了“久安”大模型,在台风防御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技术层面,“久安”大模型还具有底座先进、生态兼容、感知多模、认知专业、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等特点。“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是未来应急管理信息化的主战场,我们将大力推动大模型应用,加速构建应急管理新质战斗力,促进应急管理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变革,加速应急管理现代化的进程。”魏平岩说。

相关推荐

2025年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将开展

10月16日,应急管理部举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司司长汪崇鲜表示,2025年度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即将开展,这是首次以中央的名义开展年度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工作。

2025-10-17     中国化工报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成效显著

10月16日,应急管理部举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17     中国化工报

前三季度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10月16日,应急管理部举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通报前三季度全国安全生产情况。

2025-10-17     中国化工报

工业管道安全技术规程发布

为保障工业管道的安全使用,预防和減少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10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工业管道安全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2025-10-17     中国化工报

湖南石化筑牢检修作业“防护网”

“明天空分蒸汽管线消漏作业,介质隔离难度大,我们计划在管道后端加装阀门,焊接完成后关闭阀门控制风险。

2025-10-17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