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9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展时,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表示,行动开展以来,各地累计排查重大隐患达116万多项,整改率达到98.4%。
王祥喜表示,今年是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第二年,落实落地了一批治本举措,取得显著效果。
具体来说,在抓源头治本方面,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了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行动开展以来,各地累计排查重大隐患116万多项,整改率达到98.4%。其中,企业自查占比从行动之初的37.1%提高到了目前的52.5%,反映出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正在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坚持从准入条件、产品质量、生产工艺等方面深挖事故源头病根,推动出台了燃气、危化品等一批强制性标准,通过标准引领,促进了本质安全水平提升。
在抓责任治本方面,坚持系统观念,围绕“一件事”全链条来明确各个环节责任,逐一落实责任措施,推动了各方齐抓共管;动真碰硬开展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加大明查暗访力度,“点名道姓”曝光问题,有力压实了相关方面责任。
“我在企业工作过,深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一方面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执法,一方面热情指导服务,对一些重点地区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帮扶,多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支持企业安全发展。”王祥喜说。
在抓科技治本方面,加强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实现了对全国7600余家危化品企业、3300余处煤矿、3800余家工贸企业、1200余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在线监测。加快高危行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现在全国煤矿有1900多个工作面实现了智能化开采,2500多台无人驾驶车辆在各类矿山推广使用,1400多套化工老旧装置实行分级分类处置,90%的化工园区建成封闭化管理、智能化管控平台,科技在治本中的作用愈加凸显。
在抓人员素质治本方面,开展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联合中央党校等单位,对全国近2万名危化企业、1.85万名燃气企业、1.3万名矿山企业,以及近2万名金属冶炼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不分所有制性质,也不分企业规模大小,先后集中起来进行安全专题培训。“这样的规模和力度可以说前所未有,有力推动了有关从业人员明责履责尽责。”王祥喜表示。
寒露时节,豫鲁交界处的中原储气库群不舍昼夜,冲刺满仓!截至10月20日,中原油田储气库群顺利完成2025年注气任务,累计储备调峰气量9.4亿立方米,储备气量超去年同期水平,预计可保障华北及黄河流域约...
为强化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监管,河南省嵩县应急管理局紧盯省级危化风险管控平台数据接入要求,全力督促辖区内相关企业完成安全生产基础、特殊作业、人员定位三项核心数据的全量接入,以数字化赋能危化安全...
10月17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下发了《关于湖北省2025年第一批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A、B(含B-)级和引领性企业名单的公示》。其中,湖北新宜化工有限公司等8家化工企业入围。
10月20日,江西乐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乐平工业园区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投入试运行的公告。该项目旨在构建全域覆盖、高效联动的安全防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