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完成

中化新网讯 日前,大连港顺利完成全球首次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大连也因此成为全球首个具备生物燃料、绿色甲醇、LNG及绿色氨燃料等船用替代燃料加注能力的港口,完善了燃料供应体系,填补了船舶绿色氨燃料加注品类的空白。

本次加注实现了跨领域、跨行业共同推动大连东北亚绿色船燃加注中心建设。实施加注作业的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是船舶清洁能源领域的积极探索者,发起成立了“可持续船用燃料联合研发中心”,曾先后完成国内首单船用生物燃料油加注、首单船用灰色氨燃料加注及东北首单绿色甲醇加注。接受加注作业的5500HP氨动力港口作业船由大连中远海运重工联合大连理工大学设计研制,船上搭载的自主研发氨气双燃料发动机、氨燃料供给系统、氨燃料储罐及尾气处理装置等核心设备代表了当前船舶动力技术的最高水平。全压式氨燃料罐能够为主机提供稳定可靠的氨燃料供应,最大氨能替代比例达91%,大大减少了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可有效降低船舶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加注的绿色船用氨燃料源自远景科技集团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采用100%绿色电力制备,是全球首个获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可再生氨认证的绿氨产品。

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安全总监刘汉坤介绍,绿氨成本下降空间大于绿色甲醇,在航运业具备发展潜力。本次加注成功不仅为后续大型船舶加注氨燃料积累经验,有利于《船舶应用氨燃料槽车加注作业规程》团体标准制定和推出,同时填补了大连港船舶绿色氨燃料加注品类空白。

氨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因其不含碳元素、完全燃烧后仅产生水和氮气的特性被视为航运脱碳“潜力股”。目前,船用绿色氨燃料凭借零碳属性、储运经济性和技术成熟性成为航运业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重要替代燃料之一。

相关推荐

三维减碳赋“能”,一链循环向“绿” ——广东石化全链条低碳转型创新实践纪实

​作为国内唯一100%加工重劣质原油的大型炼化企业,广东石化原料碳强度高、自身约束严苛。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广东石化锚定中国石油率先基本建成绿色、智能、效益型世界一流炼化企业目标,全力推进全链条低...

2025-09-09     中国化工报

联泓格润一体化项目PPG装置中交

9月2日,联泓格润一体化项目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PPG)装置中交仪式举行,装置EPC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项目建设者代表等130余人参加活动。

2025-09-09     中国化工报

石科院分布式甲醇制氢技术国际先进

8月26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牵头的“高效分布式甲醇制氢—加氢一体化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项目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2025-09-09     中国化工报

国家能源局:积极开展地热供暖对天然气的替代

9月3日,国家能源局公开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1969号(工交邮电类293号)提案的答复摘要指出:将在有条件、有积极性的地区开展地热供暖对天然气的替代试点,条件成熟后在全国推广。

2025-09-09     中国化工报

华谊三爱富成立电子材料事业部

近日,上海华谊三爱富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爱富”)宣布成立电子材料事业部,剑指战略性新兴领域“含氟电子材料”。此举恰逢国际化工巨头3M宣布退出含氟化学品市场的行业战略窗口期。

2025-09-09     中国化工报

青海年产6GWh稀土锂电池项目开工

8月29日,青海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年产6GWh稀土锂电池及PACK生产项目开工。

2025-09-0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