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IGCC机组连运破世界纪录
中化新网讯 截至2018年9月26日0时18分,华能天津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整套装置连续运行3990小时(166天,其中气化炉连续运行时间为184天),打破由日本勿来电站保持的连续运行3917小时的世界纪录,并继续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成为全世界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的IGCC机组,标志着我国煤炭资源绿色开发和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整套装置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由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开发的2000t/d两段式干煤粉气化技术,具有煤种适应性好、冷煤气效率高、比氧耗低、单炉出力大等优点。装置投产至今,已经累计向社会提供超过58亿千瓦时的绿色电能。
华能煤基IGCC电站项目是我国“十一五”“863计划”重大项目的依托工程,也是我国首套清洁煤发电示范工程。该工程利用国内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建设的绿色煤电技术,工程主要由煤气化、净化、合成气燃机、余热锅炉等组成。IGCC通过将煤气化、净化,进入联合循环来发电,这种全新的发电方法有着传统发电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发电效率可以达50%以上,而污染物的排放趋近于零。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启动了IGCC技术的研发,经历了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和“863计划”,由华能和50多家企业联合研发,于2012年建成投运了首座IGCC示范电站——位于天津的华能IGCC示范项目。作为我国最洁净燃煤电站, IGCC粉尘排放标准≤0.6mg/m3(国家标准要求≤30mg/m3);IGCC二氧化硫排放≤0.9mg/m3(国家标准要求≤100~200mg/m3)。经石化联合会鉴定,该项技术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能耗和工程造价低,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据介绍,该IGCC技术拥有五大优势。一是战略优势。IGCC大大提升了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国际影响力。二是环保优势。虽然IGCC机组燃烧的是煤,但污染物排放能达到天然气电站的水平。三是资源优势。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富煤少油缺气的资源禀赋所带来的压力,完善该技术,并进行商业化推广,对破解我国的能源难题具有现实意义。四是二氧化碳捕集和多联产优势。2016年,世界上最大的燃烧前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在IGCC投运。五是IGCC还能与氢燃料电池等发电技术结合,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
8月10日,由中国煤科煤科院与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煤科炉牛粪气化技术”,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下称中国石化联)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8月10日,由中国煤科煤科院与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煤科炉牛粪气化技术”顺利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据巴彦淖尔日报消息,8月11日,西安隆基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绿色甲醇项目位于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内开工。绿色甲醇项目总投资23.65亿元。项目将风光绿氢制备与生物质气化技术耦合,通过电解水制氢实现100%....
近日,陕西嘉和工业设备有限公司(简称“陕西嘉和”)成功为内蒙古某大型煤化工企业完成甲醇气化装置关键设备的紧急抢修任务,有效化解了装置停机的重大风险。
8月12日上午,天泽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虎热情接待了山西省化工协会副会长毛宝琪、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聂晓明和山西阳煤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广民一行,双方就晋华炉加压气化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
8月10日,由中国煤科煤科院与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煤科炉牛粪气化技术”顺利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技术创新性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加快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