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扩链剂创新应用引领聚氨酯新材料“中国创造” ——访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湘园新材董事长周建

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高性能聚氨酯新材料正迎来哪些发展机遇?作为聚氨酯扩链剂领军企业,苏州湘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又如何在产业浪潮中抢占技术制高点,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的澎湃动力?近日中国化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湘园新材董事长周建。 

微信图片_2025-08-21_141818_137.jpg

新材料迎来历史性机遇

新材料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赢得国际竞争、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引领性的重要作用。

“所谓‘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一代产业’,这深刻揭示了材料的先导性作用。聚氨酯因其结构可设计性强、性能跨度大、应用领域广的独特优势,已成为新材料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周建告诉记者。

据周建介绍,近期国家出台的多项政策,为聚氨酯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指明了发展方向。行业必须树立“先行意识、前瞻意识”,密切关注和对接国家重大需求。

农村公路方面,7月16日国务院公布的《农村公路条例》提出,五年推动69.8万公里窄路改造,催生对聚氨酯改性沥青、快速修补材料、高耐久标线材料的广阔需求,特别是对排水设施、安全防护用高性能复合材料的性能与成本提出了更高要求。

轨道交通方面,到2035年我国铁路网将达到20万公里,“减振降噪”与“安全舒适、轻量化、绿色低碳”的核心需求,为聚氨酯材料在车辆部件、轨道系统、降噪解决方案中替代传统材料提供了广阔空间。

国防安全方面,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正加速推动军工现代化,聚氨酯凭借轻质高强、耐磨耐候、易加工成型等综合性能,在装备轻量化、防护、密封、隐身等领域迎来“新蓝海”,在相关领域年增长率预计超8%,高端弹性体、特种泡沫等国产替代进程提速。

“聚氨酯行业的使命,正是围绕这些潜在需求提前布局研发,真正做到‘材料等装备、材料等工程、材料等场景’。”周建表示。

创新驱动聚氨酯复合材料升级

聚氨酯复合材料是聚氨酯材料行业满足国计民生需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领域。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轻量化、绿色低碳、高性能的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持续推新,特别是改性复合材料的使用,更将促进聚氨酯复合材料在高端、轻量化和新兴领域中的推广应用。

“聚氨酯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材料复合而成的新材料,它既能保留原组成材料的主要特征,又能通过复合协同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性能,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周建介绍说,聚氨酯纤维复合拉挤型材可广泛应用于门窗框架、光伏框架、风电架和支架、高速道路护栏、电线塔杆、农业大棚支架、城市基础建设等领域,是聚氨酯的重要创新方向,将显著提高相关产业链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周建表示,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五大优势。

一是高性能。聚氨酯复材能强化材料的性能,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弹性,优异的绝缘、耐腐蚀、耐候性,寿命长且可回收,能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承载高负荷。

二是可定制。聚氨酯复材具有形状与性能设计灵活、净成型精度高的优势,可以“按需定制”,满足不同领域应用的苛刻要求。

三是绿色降碳。聚氨酯复材生产过程能耗显著低于金属冶炼加工,而且正在积极发展无溶剂或水性体系。对比传统金属材料,聚氨酯复材的重量显著减轻,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锐减85%以上,契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四是降本增效。聚氨酯复材采用连续化挤出成型、快速浇注固化、注塑一体化成型等高效工艺,其原材料成本低、投资少、产出快,是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是循环经济。废旧的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粉碎后通过再加工,生成可用于城市基础建设的窨井盖板、雨水挡板、墙体装饰板等,实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

构筑产业生态展现前沿价值

面对聚氨酯复合材料在替代传统金属、橡胶、PVC等材料方面的空前发展机遇,周建表示,聚氨酯企业应坚持深化基础研究,持续投入扩链剂分子设计、复合机理等前沿领域,持续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不断巩固和强化核心技术优势;积极拓展应用边界,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在新能源(风电、飞机、光伏、储能)、公路建设、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国防军工等新兴领域大力开发高性能、高端的特种聚氨酯材料。

作为国家聚氨酯扩链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湘园新材不仅仅定位于扩链剂供应商,而是在向“精细化工+新材料”的现代化新型化工企业转型,向行业提供聚氨酯新材料系统性解决方案。

今年4月,湘园新材引进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拉挤生产设备,进行技术配方研究创新,目前已实现可满足多个领域不同要求的型材的稳定生产。此外,该公司还开发出公路用聚氨酯快速修铺材料、轻型高性能聚氨酯防弹防护材料等新型材料配方。

“湘园新材将创新基因融入发展的血液,致力于开发性能优异的功能性专用扩链剂、自主研发的应用技术配方。在聚氨酯复合材料领域,我们正通过创新的应用技术配方(如复配扩链剂)和优化工艺(如连续性挤拉成型、一步浇注法等),不断突破材料性能边界,发挥‘取长补短’的协同效应。”周建表示。湘园新材深耕聚氨酯扩链剂35年,形成了芳香族二胺、聚醚胺、脂肪族二胺、二醇、潜固化剂五大系列30多个性能优异的扩链剂产品,年产能超3.5万吨,规模与技术均居全球领先地位。公司构建了多层次、开放式、符合新时代发展的研发体系,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形成了“产学研用”的一体化链条,加速技术攻关与转化,在如东洋口化工园区建设智能化、绿色化生产基地,为企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面向未来,湘园新材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行业‘十五五’发展战略,携手各界同仁,围绕具有“安全可靠性、轻量化、高性能、耐用性、舒适性、绿色低碳”等新材料和新型聚氨酯扩链剂的研发,推进聚氨酯在交通、汽车、基建、国防、航天航空、电子、新能源等领域中高端新材料的应用。”周建满怀信心地表示。

相关推荐

“丝路明珠”刮起“绿旋风”——2025绿色化工产业创新发展会议实地参观活动侧记

   车轮滚滚,驶过曾见证霍去病北击匈奴、玄奘西行求法的古道;目光所及,是古丝绸之路咽喉诉说的百年沧桑。  兰州千年风华未褪。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一座肩负新时代“西部重要增长极”使命的新城....

2025-08-24     中化新网

2025第二届化工中试基地创新发展促进会在兰州新区召开

  2024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中试平台建设,《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等陆续发布;编制《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余个省份出台中试专项政策;一批专业化的中试平台正加速培育。

2025-08-23     中化新网

优并购、谋远期、向绿色——绘就“高价值”化工资本市场地图

  8月22日,《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在兰州新区召开的“2025上市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暨首届资本市场助力石化‘专精特新’企业对接工作会”。会上,投资机构、龙头企业等形成共识:通过并购延链、耐心资本托...

2025-08-23     中化新网

我国再添一个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

  我国再添一个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8月22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公司旗下所属中海石油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大榭石化)在浙江宁波全面建成。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额为210亿元,是我国规....

2025-08-22     中化新网

中化国际在印度液体环氧树脂反倾销终裁中获得最低税率

8月18日,印度商务部贸易救济总局(DGTR)发布液体环氧树脂反倾销终裁。中化国际(600500.SH)旗下相关企业取得从价税37美元/吨的全球最低税率。

2025-08-22     ​中化新网

服贸会交通展聚焦智慧公共交通与物流

8月20日,记者从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供应链及商务服务专题展媒体通气会上获悉,本届服贸会交通运输服务专题展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13号馆举办,以“人享其行、物畅其...

2025-08-22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