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以循环计划破局“内忧外患”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的当下,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欧盟绿色壁垒、国内资源供应链风险、回收市场乱象正侵蚀着产业根基,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三座大山”。

面对“内忧外患”,动力电池产业如何破局?近日,全球领先的循环经济倡导机构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与宁德时代就“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愿景达成高度一致,双方将协力通过重塑价值链体系、产品再设计、重构商业模式和完善回收闭环,推动电池产业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

“未来20年内,全球将有50%的新电池生产告别矿产开采。”6月24日,宁德时代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蒋理在第七届伦敦气候行动周上作出如上判断。

电池行业来到变革关口

专家指出,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欧盟有关法规实施日近,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已来到变革的关口。

一方面是即将来临的动力电池退役潮。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指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为重要。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将达到104万吨,到2030年或将达到350万吨。

另一方面是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指出,2024年我国镍、钴、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分别达86%、98%、70%。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40年,全球锂需求缺口将高达110%,镍缺口达24%。

内忧未解,外患又至。将于2027年落地实施的《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要求,废旧电池的钴、铜、铅、镍回收率比例均需达到90%,锂达到50%。这已成为悬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业内人士指出:“这不仅是技术门槛,更是市场准入的生死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立完备的动力电池循环体系成为国内企业的生存必需。

事实上,在政策和需求驱动下,近年来国内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5月1日,2025年我国新注册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有15202家。然而,无序状态正侵蚀产业根基。全国12万家电池回收企业中,仅有156家进入工信部白名单。超过70%的退役电池被黑作坊截留。这些非法作坊凭借规避环保成本,出价高出正规企业30%,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四大纲领引领破局之路

上述难题何解?“全球能源循环计划”以系统性创新给出“破局之钥”。

“我们希望以电池产业链为切口,带动能源体系向高效、低碳、可持续方向系统转型。”蒋理介绍说,该计划制定了四大行动纲领,为电池产业向循环经济全面转型指明方向。

第一是重塑价值链体系,通过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入每一个环节,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循环流转。如宁德时代“时代碳链”管理系统,实现了电池全生命周期内收集、审核、分析和追踪碳与材料的数据,为循环经济提供数字化基础设施。截至目前,该系统已完成800余款产品、500类物料的碳足迹追踪。

第二是产品再设计,将循环理念融入电池源头设计,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易拆解优先”的设计原则,开发更耐用、易拆解回收、可梯次利用的电池产品。同时,将模块化设计与建立清晰、专业的废旧处理途径相结合,确保电池产品能够负责任地被回收处理,减少环境和安全隐患。

第三是重构商业模式,从传统产品销售转向以共享服务为核心。在这方面,宁德时代正在布局超过1万个换电站的服务网络,还将与上下游企业携手推进换电、电池银行、共享车队等新模式落地,最大化每一块电池的利用率。

第四是完善回收闭环。通过构建高效、规模化的回收体系,持续提升回收效率和同级循环比例,从源头减少对矿产开采的依赖。据悉,宁德时代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回收网络,2024年共回收了13万吨废旧电池,生产了1.7万吨锂盐。

“此次‘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愿景的发布,标志着电池循环经济从理念迈入了系统化实践的新阶段。”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CEO琼奎尔·哈肯伯格(Jonquil Hackenberg)评价说。

“价值出海”开辟全球化新路

“我们要让能源循环成为一种经济。”蒋理表示,循环经济将释放新的经济机遇和社会价值,在推动电池产业实现全生命周期变革的同时,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宁德时代预测,在循环经济模式下,通过梯次利用、高效回收和材料再生,单块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预计将提升30%~50%,为整个产业链创造可观的盈利增长点;同时,电池制造的碳足迹可降低20%~30%。到2040年,全球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

更重要的是,作为全球首个由中国企业推动的循环经济公益项目,“全球能源循环计划”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从全球绿色发展的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

“这不是单向的技术输出,我们正在创造双向赋能的全球生态。”蒋理认为,“全球能源循环计划”开创了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技术标准与开放合作为核心的“价值出海”新模式,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全新的、更具韧性的全球化路径。通过构建循环经济生态,该计划将增强与资源国、消费国及合作伙伴的利益绑定,提升国际合作意愿与产业话语权。

蒋理表示,下一步宁德时代将支持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开展针对电池循环经济的系统性研究,探索电池循环经济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转型路径,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循环解决方案。

“宁德时代的定向循环解决方案正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英国法拉第研究所CEO马丁·弗利尔(Martin Freer)也表示,期待未来能与宁德时代共同推动电池循环经济落地。

相关推荐

新修订矿产资源法正式实施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7月1日起,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正式实施,对于规范矿产资源管理、促进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08     中国化工报

胜利油田复杂断块油藏增能获突破

近日,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一项“复杂断块增能渗吸吞吐工艺研究与应用”课题通过2025年中石化先导项目验收评审会,评审组建议加大现场推广应用力度。

2025-07-08     中国化工报

川金诺磷酸铁锂项目投资中止

6月24日,川金诺发布公告称,根据该公司长期战略规划和现阶段发展需求,该公司拟将“5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磷酸铁及配套60万吨/年硫黄制酸项目”“广西川金诺新能源有限公司10万吨/年...

2025-07-08     中国化工报

兴发、万华再携手—— 湖北兴华硅材料有限公司成立

近日,磷化工巨头湖北兴发集团与化工龙头万华化学共同持股的湖北兴华硅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25-07-08     中国化工报

见“微”知著,以“微”采油 ——记闵恩泽能源化工奖青年进步奖获奖人乔富林

前不久,中国能源化工领域的重要奖项——闵恩泽能源化工奖第六届榜单揭晓,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科院”)青年科学家乔富林荣膺“青年进步奖”。

2025-06-10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