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忧”到“优” ——陕西兴化烟气脱硫装置“重生”记

“以前巡检,会留意氧化槽是否有异味逸出,在查看在线监测据时心情随着数据波动起伏。现在改造完,设备运行稳定、数据达标,心里踏实多了!”9月下旬的一天清晨,陕西兴化集团公司动力中心员工王小东站在烟气脱硫装置巡检时,望着排放的洁净烟气,语气中满是轻松与欣慰。

作为该公司5台锅炉的“环保搭档”,这套投运近6年的烟气脱硫装置肩负着处理锅炉烟气和硫回收废气的双重任务。谁能想到,就在几个月前,烟气脱硫装置运行不稳定让公司上下高度关注。如今,经过一场为期30天的技改攻坚,烟气脱硫装置实现“重生”。

随着运行时间延长,兴化公司烟气脱硫装置的性能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停一个小时,损失上百万;不停,又担心排放超标。”那段时间,公司上下忧心,技术人员和检修人员24小时轮流坚守现场,出现问题用堵漏剂及时处理。但大家都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唯有进行彻底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能再‘头痛医头’了,要改就改到根上!”兴化公司下定决心,将烟气脱硫装置改造列为“一号工程”,在组建“特护专班”维持装置运行的同时,启动技改攻关。

该公司邀请烟气脱硫技术专家、环保企业技术能手,从工艺、设备、管理三个维度对装置进行全面“诊断”。找准问题后,他们用两个多月时间先后到河北、南京、广西等地“取经”,并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三步升级”方案——更换耐腐蚀设备、优化工艺流程、强化辅助系统。

7月初,检修窗口期来临,早已准备就绪的150名施工人员和20台大型机械迅速行动,展开了对烟气脱硫装置的全面“治疗”。盛夏时节,烈日炎炎,作业现场犹如蒸笼,气温持续在40℃以上,受限空间内闷热难耐,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经过30个日夜的艰苦奋战,按时完成了120余项任务,为脱硫装置换上了新“心脏”。

8月初,“大病初愈”的脱硫装置迎来“大考”——5台锅炉满负荷运转。当在线监测屏上的数据显示出来时,所有人都如释重负:逃逸氨浓度为0.8毫克/标立方米,远低于国标3毫克/标立方米;出口颗粒物浓度为1.2毫克/标立方米,比国标要求低近10倍;外排的烟气更清净。

通过1个多月的检验,目前脱硫装置运行平稳,消耗还下降了不少。

“这次改造,改的不只是设备,更是理念。”在检修总结会上,兴化公司负责人表示,环保从来不是负担,而是企业生存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相关推荐

黑龙江“十四五”减碳超170万吨

10月16日,记者从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支持企业开展节能降碳绿色化改造,累计减少碳排放量超170万吨,较“十三五”期间增长7...

2025-10-24     中国化工报

上海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达5000亿

10月16日,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在上海开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在致辞中表示,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绿色低碳产业产值已达5千亿元。

2025-10-24     中国化工报

宁夏能化获水资源节约利用奖励金

近日,中国石化宁夏能化公司获得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项目奖励资金3000余万元。该奖项是对公司长期以来系统推进节水减排、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充分肯定。

2025-10-24     中国化工报

国家生态环标结构和起草规则二次征求意见

10月1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二次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则》),以进一步规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编写,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5-10-24     中国化工报

扬子石化多措保障RTO炉稳定运行

近日,扬子石化组织开展EVA装置一级环保设施RTO炉隐患排查与技术攻关,不断攻克难点堵点,并通过系统培训,提升班组员工的应变能力,保障RTO炉的长期稳定运行。

2025-10-24     中国化工报

中韩石化码头提升改造全面提速

近日,随着6号泊位钢管桩顺利完成打桩作业,中韩石化码头提升改造项目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该项目总投资近2.8亿元,预计年底率先投用6号、7号泊位。

2025-10-2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