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炼油业出现两大变化

  区域需求变化、日益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压力以及对能源安全担忧的加剧,正在重塑全球炼油行业。睿咨得能源公司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炼油行业正出现两大变化:一是产能整合,尽管全球炼油厂数量有所减少,但整体炼油产能却出现增长,足以应对不断增加的原油加工需求;二是行业更加重视减排,排放管理更加严格。

  睿咨得研究显示,过去20年间,全球一次加工炼油产能增加了约1350万桶/日,增幅约为15%。相比之下,受基础设施老化、利润率萎缩以及电气化推进导致燃料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全球炼油厂数量在2011年达到峰值后便持续下降。

  如今,中东、中国以及印度是全球炼油产能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中后两者更是亚洲地区的核心增长引擎。其中,印度炼油产能稳步增长,从2005年的290万桶/日增至今年的约520万桶/日,背后的驱动因素包括强劲的国内消费以及对炼油基础设施的战略投资。中东炼油商的炼油产能在过去20年也从近800万桶/日扩大至约1300万桶/日,新增产能集中在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这一举措反映出中东的战略转型:已不再局限于原油出口,而是通过下游一体化获取更多价值。其中包括建设加工工艺复杂的大型炼油厂,这些炼厂不仅服务于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还向全球主要出口市场供应成品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亚洲国家正通过聚焦大型炼化一体化综合体来推动全球炼油产能增长。相比之下,欧洲和美国的炼油业则正在收缩,一些老旧低效的炼厂因成本高昂以及未来燃料需求的不确定性而关闭。这种转变引发了一轮行业整合:小型、灵活性较差的炼厂被关停,而大型、适应性更强的炼厂则通过规模经济获得优势。如今,几乎所有新建炼厂项目都规模更大、经济可行性更高。因此尽管全球炼厂总数有所减少,但整体炼油产能却出现显著增长。

  在推动减排方面,如今的炼油厂在设计上愈发注重增强价值链控制力和满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而排放趋势则呈现出区域分化的特点。全行业的排放强度相对稳定,但绝对排放量的区域差异则更为明显。在产能和加工量快速增长的推动下,亚洲炼厂的总排放量大幅上升,中东紧随其后。亚洲和中东新建炼厂在设计上能耗较高,但得益于现代技术和更紧密的一体化布局,每桶原油的碳效率往往更高。北美和欧洲的炼厂排放量保持稳定或有所下降,这主要得益于对炼厂的改造和关闭,而并非像亚洲和中东炼厂那样实现了碳效率的显著提升。随着气候政策收紧和低碳预期上升,领先炼厂与落后炼厂之间的排放差距将进一步扩大。这将重塑行业竞争力,并进而影响整个行业未来的投资决策。

  对于在全球拥有和运营大型炼厂的公司而言,欧美与亚洲和中东地区的公司发展战略已出现明显分歧,尤其在排放管理方面。为适应更严格的法规和变化的燃料需求,雪佛龙和道达尔能源专注于整合与现代化改造,而非新增产能。雪佛龙每年投资约15亿美元升级帕斯卡古拉、帕萨迪纳等传统炼厂,尽管这些资产设备老旧,但利用率仍高达86%;道达尔能源正为低碳未来布局,率先将先进生物燃料技术整合到其炼油业务中。

  亚洲的国有石油公司则选择了不同的道路,通过积极扩张实现更深度的下游一体化。沙特阿美每年投入数十亿美元扩大炼油版图,不仅建设了贾赞等先进炼化综合体,还组建了YASREF、SATOR等合资企业。这些项目在提升产能和复杂性的同时,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平均每桶原油排放约41千克二氧化碳当量,这与加工重质原油以及大型复杂系统的能耗需求有关。


相关推荐

ACC反对美国两大铁路公司合并

  9月3日,美国化学理事会(ACC)表示,将敦促联邦监管机构否决美国一级铁路公司联合太平洋与诺福克南方宣布的合并计划,除非该合并计划能明确提升市场竞争并改善服务质量。

2025-09-09     中国化工报

让塑料包装“瘦下去”“绿起来”——解码欧莱雅包装减塑之道

  在近期于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塑料污染治理谈判中,塑料使用源头减量、废塑料回收利用等塑料污染治理路径被频繁提及。美妆和个护品从瓶身到防漏设计都与塑料制品有关,这让其包装可持续转型备受关注。长期以来,欧...

2025-09-09     中国化工报

天然气产需增长并非逆潮流   

  在能源转型浪潮中,外界原本认为,能源转型应逐步减少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需求,化石燃料需求理应越来越少。

2025-09-08     中国化工报

清洁氢能项目面临大规模取消   

  近期,因缺乏需求、成本高企以及企业战略调整,全球开发商大量放弃已公布的低碳氢项目,清洁氢能项目面临大规模取消与延期。

2025-09-08     中国化工报

Cefic:2025年欧洲化学品产量将下滑

  近日,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Cefic)发布的《化学品趋势报告》称,2025年欧洲化学品产量预计将出现下降,具体降幅未披露,而此前预期为增长0.5%。

2025-09-0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