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行业安全提升呼唤工艺升级

  中化新网讯 5月30日在大连举办的2025全国双氧水产业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双氧水产能不断扩张,但工艺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须以工艺技术的创新升级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我国双氧水产能正急剧扩张。国内现存122套酸碱交替固定床过氧化氢生产装置,该工艺因工作液频繁交替接触酸碱性环境,易导致过氧化氢异常分解甚至爆炸。”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梁汝军介绍说,今年4月,应急管理部发布《酸碱交替固定床过氧化氢生产工艺改造项目安全风险防控要点(试行)》,提出要淘汰酸碱交替工艺,优先选用流化床技术,同时在具体安全措施、参数控制和监管流程等方面,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将通过规范改造要求,提升过氧化氢生产本质安全水平,防范碱性物料引发分解风险。

  要实现本质安全,工艺技术的创新升级必不可少。江苏中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牛军波介绍说,公司专注于双氧水工艺研发与设备制造,目前拥有60余项双氧水专有技术专利,在国内外累计转让70余套装置。其中,该公司创新采用全酸性固定床工艺替代传统酸碱交替工艺,确保系统全程弱酸性运行,从根本上杜绝了因碱液串入导致双氧水分解爆炸的重大安全风险;同时构建严密防护体系,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升级,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安全性,还能够提高效率、减少“三废”、降低工作液总量和原辅材料消耗。

  中化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科技研发部总经理助理、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与低碳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博士林禾阳介绍说,传统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正面临安全风险与效率瓶颈,对此,中化环境联合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与低碳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发了微反应器强化蒽醌法双氧水制备技术,催化加氢、氧化步骤中,氢气和氧气的转化率可达100%,核心反应器体积减小至传统反应器的1/10,同时实现无尾气或少尾气排放。目前,研究团队已在小试技术基础上完成百吨级连续化试验,设计橇装化双氧水分布式生产装置、开发工艺包,并将开展更大规模放大研究。

  “烷基蒽醌是蒽醌法制双氧水技术的核心要素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工艺技术的进步。”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过程工程研究室副主任郑博指出,石科院研究团队深入剖析蒽醌法工艺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发现其根源在于蒽醌的溶解性和稳定性,由此提炼出新型高性能蒽醌结构的设计思路,成功首创出烷基化—氧化法制备新型蒽醌技术,目前已经完成小试研究和中试放大。与戊基蒽醌相比,新型蒽醌的溶解性和稳定性显著提升。未来研究团队将推动该技术实现产业化,并围绕产品布局平台技术。

  本次大会由《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主办,江苏中煦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波特无机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协办。


相关推荐

美思德亮相中国国际聚氨酯展览会:助剂创新解决方案赋能绿色未来

 9月3~5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聚氨酯展览会在广州成功举办。美思德化学作为聚氨酯助剂领军企业,携核心产品矩阵与创新解决方案亮相展会,与全球行业伙伴共同探讨聚氨酯领域发展新机遇。美思德化学围绕聚氨酯....

2025-09-09     中化新网

渤海亿吨级油田又一平台完成海上安装

9月8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随着重达4700吨的油气平台上部组块在渤海南部海域精准就位,标志着垦利6-1油田10-1北区块Ⅱ期开发项目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为下一步该区块高效开发奠定工程基础。

2025-09-09     中化新网

山东推动工业经济稳健增长

  9月4日,在山东省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焉杰表示,山东省聚焦“做足增量、遏制减量、应对变量”,制定了推动工业稳增长的工作方案,推动工业经济稳健增长。

2025-09-09     中国化工报

首批9个绿色液体燃料试点启动

  9月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工作(第一批)的通知》,同意国投生物3万吨/年纤维素燃料乙醇等9个项目开展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工作。

2025-09-09     中国化工报

新疆油田刷新保压取芯全球最深纪录

  近日,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在丰探101井取得重大突破——在5296米超深层、超高压环境下,首次成功实施页岩油保压取芯作业,一举刷新全球保压取芯深度纪录。

2025-09-09     中国化工报

“十四五”油气管网建设目标提前完成

  近日从国家管网集团传出消息,我国已提前完成“十四五”期间规划的1.65万千米油气管道建设目标,“全国一张网”基本建成,推动能源供应保障的安全性、稳定性、灵活性不断增强。

2025-09-0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