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岛经开区:向海图强,逐浪世界级绿色石化新标杆

五月的渤海湾畔,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以下简称长兴岛)临港码头涛声激荡,石化炼化装置群在远处林立。“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规模,更是质量——绿色、智能、可持续!”长兴岛经济发展局局长李海涛目光如炬。

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长兴岛以“建设世界一流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任务为指引,以恒力石化等龙头企业为依托,正在加速推动绿色石化等主导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

2024年,长兴岛GDP增速达到10.4%,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525亿元,占大连市总量的29.7%,一幅向海图强的产业蓝图跃然眼前。

 产业筑基:绿色石化挺起“硬脊梁”

“我们在构建‘1+1+3’产业体系,即以万亿级绿色石化为主导,千亿级临港装备为支柱,五百亿级氢基能源、百亿级生物医药和港航物流协同发力,形成多链融合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李海涛介绍。

长兴岛因绿色石化产业而兴,矢志建设以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以多元化原料加工为补充,以合成材料、有机原料、清洁油品为主体,以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为特色,以碳一化工产品和气体为补充的多产业链条、多产品集群的大型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

根据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修编),2030年,长兴岛炼油总能力将达到4000万吨级、PX 800万吨级、乙烯800万吨级,成品油收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比重达30%,实现绿色、低碳、高端、可持续和安全发展,成为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恒力石化与中石油炼化是长兴岛的双龙头企业。恒力石化正在从“大炼化”转向“精化工”,其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装置、150万吨乙烯项目及1200万吨PTA产能已全面投产,2024年产值达2337亿元,占全区92.5%。其新材料科创园聚焦可降解材料、功能性聚酯等高端领域,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与此同时,中石油大连石化搬迁项目计划2025年启动,新建1000万吨炼油与140万吨乙烯装置,未来将带动西中岛片区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依托双龙头企业,长兴岛持续聚焦石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固链,将构建“双龙齐舞、集群发展”产业发展格局。

石化产业的“含绿量”决定着长兴岛的“含金量”。在西中岛石化园区,总投资550亿元的东北亚氢基能源加注基地已启动建设。李海涛算了一笔生态账:“利用周边风电、光伏制绿氢,合成绿色甲醇、绿氨,可满足国际航运低碳燃料需求。”

目前,中广核1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签约,中远海运配套码头加速推进。此外,辽宁鼎际得40万吨POE新材料项目一期将于2025年投产,有望破解高端聚烯烃“卡脖子”难题。

创新驱动:创新链产业链“双向奔赴”

“以创新链驱动产业链,是长兴岛最大的特色,最强的优势。”李海涛表示。

面对“双碳”目标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长兴岛将科技创新视为破局关键,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构建了“科研院所+中试基地+产业园区”的全链条创新体系,这里正成为石化领域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的“试验田”。

长兴岛科研园区、催化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及产业化基地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扎根长兴岛,8位两院院士带领其科研团队常驻园区,从事研发及中试孵化工作。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投资30亿元建设科研园区,聚焦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捕获利用等前沿技术;大连理工大学联合企业共建精细化工创新中心,推动靶向药、生物制药等成果产业化。恒力石化与科研院所合作的全球首个精细化工新材料创新示范地,未来,基础化工品将转化为电子化学品、碳纤维等高端材料。

辽宁滨海实验室聚焦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和工业示范等,有望成为大连市化工及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

长兴岛率先探索石化与新能源的融合路径。依托周边风电、光伏资源,规划千万吨级绿氢及衍生能源基地,生产中远海运船舶所需的绿色甲醇、航空煤油,氢基能源全产业链正在加速贯通。与此同时,园区通过浆态床、NEP等先进技术提升能效,推动石化基地能耗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配套跃升:全要素服务打造“强磁场”

走进园区,长兴岛的“智慧”渗透在每个角落:巡检机器人、智能检测仪表等智慧化仪器设备实时监测生产运行,无人机定期巡检园区,生态环境监测平台每分钟更新数据。

“过去查隐患靠人力,现在靠数据。”李海涛表示,长兴岛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目前拥有10家省级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11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1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实现一批关键领域数字化场景布局,园区已获评“国家无废园区”“智慧化工园区示范基地”。

恒力石化、蒙连石化等企业引入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对生产用大型装置进行实时检测及智能预警,有效确保了生产环节的稳定性并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在招商引资方面,长兴岛也交出了亮眼的答卷。长兴岛给予投资项目产业政策扶持,并在全省率先开展营业执照远程办理和电子招投标,互联网+政务正在加快推进,管委会工作部门配合实行首问负责、全程代办、限时结办制,并负责项目场地平整、协调社会化运营单位等工作。

这种诚意换来“链式招商”成效——2024年,长兴岛亿元以上项目签约74个,总投资980亿元。围绕恒力、中石油等龙头企业,总投资700亿的53个配套项目落地长兴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向海而兴,逐绿而行。从荒岛滩涂到石化重镇,长兴岛用二十年实现了产业腾飞。面向“尽快撑起大连工业的半边天”的目标,长兴岛正以集群化、高端化、绿色化为帆,在建设世界一流石化基地的航程中破浪前行。


相关推荐

中印钛白粉贸易将呈新格局

中化新网讯5月10日,印度财政部税收局发布通报,决定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460~681美元/吨的反倾销税,有效期为5年。国家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孙哲宇分析指出,印度反倾销将对中国钛白粉企业.....

2025-05-21     中化新网

工信部启动“名师优课”征集遴选

  近日,工信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名师优课”征集遴选工作。

2025-05-21     中国化工报

2025中部(郑州)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将于6月召开

中化新网讯  5月18日,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召开专题会议,宣布“2025中部(郑州)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展览会”将于6月17日至19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目前,各项准备工...

2025-05-21     中化新网

石家庄至莫斯科首条国际公路运输通道开通

填补了中俄物流市场的需求空白。

2025-05-21     河北石油化工新闻

总投资近60亿元!中石化两项目开工

5月18日,中国石化特种纤维项目和新材料化学品项目在宁东基地开工。两个项目总投资近60亿元,是中国石化集团与宁夏加强战略合作的重要项目,对拉长建强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链、打造全国重要产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2025-05-21     中国石油和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