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7月19日,由国务院国资委主办,中国石化牵头,国家电投、中国三峡集团参与承办的中央企业新能源领域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特训班结业。来自51家央企的101名学员和16名联络员参加特训班培训。
本次特训班是国务院国资委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加快培养新型能源体系骨干力量的重要举措。紧扣国家新能源战略导向,特训班构建了“组织统筹—专业执行—精锐支撑”三级联动保障体系,引入“政、产、学、研、协”高端智力资源,助力学员本领能力更加契合高素质专业化的时代要求。通过专业学习、案例研讨、现场教学等多元化方式开展培训,输出了“两书一集一方案”的丰硕成果,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人才办为特训班发来结业寄语,指出本次特训班组织严密、内容丰富、学风扎实、成果丰硕,达到了预期目的,呈现出精心组织推进、支撑战略需求,聚焦实战实效、锤炼能力本领,熔铸优良作风、彰显央企人才风采的特点。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永林强调,要当好核心技术攻坚的“排头兵”,切实提升中央企业的技术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可控水平;当好产业链优化升级的“设计师”,努力促进中央企业新能源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迈进;当好融合跨界创新的“引领者”,让“跨界创新”成为中央企业新能源发展的鲜明特色和强劲引擎;当好人才培养孕育的“播种人”,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加速打造中央企业新能源领域核心竞争力贡献领军力量。
近日,“大霸・醇氢动力壹号”船舶在桂林漓江顺利完成试航任务,这是全球首艘采用“生物乙醇重整在线制氢技术”的船舶。这一突破标志着非粮生物质能源技术转化应用取得重大成果,也为船舶工业迈向绿色低碳提供了新路...
截至6月底,甘肃电网新型储能装机突破600万千瓦,达到606.93万千瓦/1403.3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5.64%,装机规模位居全国第五。
近日,由我国提出的《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提案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该提案由中国华能西安热工研究院专家牵头,是全球首个应用于电力储能领域的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
7月15日,在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上,由中国石油集团科技管理部牵头、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公司指导、石油工业出版社组织出版的“分子炼油技术丛书”(简称“丛书”)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