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SRJET技术首次许可国际项目

中化新网讯 近日,记者从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了解到,由该院自主研发的中国石化生物航煤生产(SRJET)技术成功许可道达尔能源(Total Energies)与中国石化的合资项目,实现首次国际许可,标志着中国石化可持续燃料领域绿色低碳核心技术走向世界,将为全球航空业绿色低碳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煤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50%以上,是全球航空业减排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将我国目前每年消费的3000万吨航煤全部以生物航煤替代,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5亿棵、超过3000万辆轿车停开一年。

2011年前,国内尚无商业化生物航煤产品及适航体系。石科院与中国石化镇海炼化等单位密切合作,先后完成原料筛选、技术路线设计和工艺条件优化、催化剂配方定型、工业放大等研究工作。“我们构建起‘两段三区’分子重构反应体系,通过碳碳双键加氢饱和、加氢脱氧、碳链异构的加氢反应分区调控。同时,创制了高稳定选择性脱氧催化剂和高选择性链烷烃异构催化剂,研发出系列配套催化剂,形成突破性的中国石化SRJET技术。”石科院副院长王辉国说。

据王辉国介绍,该技术可利用俗称“地沟油”的餐饮废油和棕榈油、蓖麻油、棉籽油等多种动植物油脂作为原料,生产高质量航空煤油,产品质量及工艺技术指标完全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技术水平。

近年来,中国石化SRJET技术成功实现从技术研发到商业飞行、从客运到货运、从国内到国际航线的“三连跳”,推动我国生物航煤从规模化生产迈向商业化应用新阶段。2011年9月,镇海炼化采用SRJET技术首次产出合格生物航煤产品,命名为“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2014年2月,中国石化获民航局颁发的我国首张生物航煤适航许可证。2015年3月,加注1号生物航煤的海航HU7604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后平稳降落北京国际机场,标志着生物航煤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成功。2017年12月,1号生物航煤实现首次跨洋商业载客飞行。2022年12月,1号生物航煤完成首次货运国际飞行。2024年6月,1号生物航煤加注国产大飞机C919并成功试飞,填补国产生物航煤在国产机型加注的空白。

下一步,中国石化将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开展生物航煤技术升级迭代,为国内及全球民航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关推荐

辽宁铁岭绿氢生产获政策“松绑”

8月20日,辽宁省铁岭市印发《关于印发铁岭市进一步明确氢能领域安全管理职责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指出,绿氢生产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同时明确了氢能领域安全管理职责划分。

2025-08-26     中国化工报

全氟异丁腈助推输变电设备环保升级

近日,由平高电气联合中国电科院、国网安徽电力等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550千伏全氟异丁腈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管道(GIL),在安徽安庆500千伏荣升变电站工程成功投运。

2025-08-26     中国化工报

圆柱动力电池项目落户喀什

近日,新疆喀什地区生态环境局发布公示,拟批复“喀什经济开发区信弘动力电池生产建设项目”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2025-08-26     中国化工报

“红色引擎”让正极材料项目落地加速

8月12日,从江西新余市传来消息,当地万吨锂电正极材料项目一期年产3000吨建设已接近尾声。

2025-08-26     中国化工报

中安联合应用水系钠离子电池组

8月21日,首套新型水系钠离子蓄电池组在中安联合码头罐区10千伏变电所挂网试运行。该型蓄电池组为中国石化系统内首次应用。

2025-08-2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