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建成“一集群、一基地、一高地”
中化新网讯 8月26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联合印发《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发展规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7年 ,全省新能源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力争达到6000亿元,打造世界级新能源先进制造业集群、世界级优质新能源开发基地、国家级氢能综合应用示范高地。
《规划》聚焦光伏、风电、氢能、新型储能等重点领域,提出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集群式产业链升级、推动产业智能绿色转型、优化提升产业发展生态、加快拓展应用市场规模等5方面17项重点任务。
在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规划》提出,加快关键技术创新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产业人才支撑能力。围绕光伏、风电、氢能和新能源融合应用等“三纵一横”技术创新,建立产业链产品研制清单,分产业链分环节找准产业技术短板和强项。到2027年,实施攻关任务30项以上,新增培育国省级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平台10个以上,锻长板补短板取得标志性成果。
在加快集群式产业链升级方面,实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实施筑峰强链企业培育、实施重大项目筑基攻坚。通过梯度培育链主企业、链核企业和重点链属企业,谋划实施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项目,着力储备一批补短板、强弱项的产业链基础能力升级项目。
在推动产业智能绿色转型方面,推动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新能源企业及产品“上云上平台”,开展产业链上下游要素线上对接。同时,推动新能源制造企业积极创建绿色工厂、零碳工厂,打造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一批质量高、影响大、应用广的“四川新能源标准”。
在8月30日至9月1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上,国内外4000多件(套)新材料领域创新产品和应用场景集中亮相,覆盖百姓“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引得观众纷纷驻足。
8月25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对外公示《浙江省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公示时间为2025年8月25日—8月29日。
8月28日,国家电投集团四川攀枝花100兆瓦/500兆瓦时全钒液流储能电站一期项目正式并网。这是西南地区容量最大的全钒液流储能电站,也是四川省首个并网的全钒液流储能项目,放电5小时可满足200户家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