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由清华大学化工系主办、清华大学化工系智能化工研究中心承办的“AI+ChE:从高等教育到产业前沿发展论坛”成功举办。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副校长祝京旭,中北大学原校长刘有智等来自兄弟高校和企业的院士、副校长、化学化工学院院长等26位专家学者应邀参会。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宏伟出席会议并致辞。清华大学化工系主任张强,党委书记吕阳成,化学工程与低碳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系学位评定分委会主席骆广生,探微书院院长、系教学委员会主任刘铮及化工系教师代表等30余人参加交流。
开幕式上,王宏伟代表清华大学向与会专家表示欢迎。他指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浪潮下,面向化学工业智能化的国际竞争,需从人才培养、科研组织、产业化变革等多个方面发力创新,实现人工智能与化工基础教育和科研的深度融合。此次论坛旨在搭建一个汇聚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力量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AI+ChE在高等教育与产业前沿的发展路径,推动智能化工领域的创新发展。
随后,张强从AI与化工融合发展、教育教学、创新研究等方面就化工系AI+ChE学科建设做了介绍。他指出,化工系以本研贯通培养为抓手,持续加强智能化工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研究院等国家级、省部级平台及基地作用,从理论探索、技术突破、人才培养到成果转化多维发力,推动智能化工学科向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目标迈进。
在专题研讨环节,清华大学探微书院副院长、化工系教授卢滇楠作了AI+ChE教学建设主题报告,分享在AI+ChE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举措;清华大学化工系智能化工研究中心主任王笑楠、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翀分别介绍了AI+ChE在科研建设及产业化建设的实践和成果。与会专家也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就AI+ChE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方法和未来趋势等进行探讨。
论坛闭幕式上,吕阳成总结指出,此次论坛不仅是一场学术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与会专家的交流和研讨为智能化工发展提供诸多宝贵建议和思路。他强调,化工系将以此次论坛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AI+ChE学科建设,加强与高校、企业合作,也期待与各界同仁携手,共同推进智能化工领域的发展。
据悉,为推动AI+ChE发展,清华大学化工系于2024年成立了智能化工研究中心。该中心以人工智能结合微纳化工、新能源化工、高分子及合成生物学等为研究方向,解决物质、产品、过程、系统各层面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搭建交流与科研平台,产出国际领先、引领学术和产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推动清华化工学科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单边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化发展浪潮下关税战日益激烈,高性能材料需求会受到影响和掣肘,国产替代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在齐翔腾达质检中心实验室里,仪器低鸣,数据跃动,一份份样品在精密设备的“审视”下完成检验。质检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王颖颖正是检验的关键人物。她以柔肩担重任,将质量就是生命线的理念熔铸成团队灵魂,在...
近日,天津中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与天津天保控股有限公司合作签署了DNA合成项目,标志着新一代DNA合成技术——酶促DNA生物合成技术正式迈向产业化,为合成生物学领域注入了“中国智造”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