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洛轮”靠泊海湾港务。赵冰清 摄
“五一”假期期间,海湾集团2000余名职工奋战在生产一线。无论是在董家口园区,还是新河园区,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
5月3日凌晨,夜幕还未散去,董家口园区金属装置塔林耸立、灯光璀璨。海湾化学氯碱厂电解工段甲班班长梁启源早已背好应急包,手持测温仪和手电筒,开始了当日的第一轮巡检。尽管与这些设备打交道已经近10年了,梁启源早已摸透了每一台电解槽的习性,但巡检过程中,他依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时而驻足观察仪表参数和溢流管的溢流情况,时而弯腰检查电解槽是否存在跑冒滴漏。
“再过不到十天,生产线上最早投用的一批电解槽使用年限将达到9年,远超4年期限理论值,这在国内外同类企业中并不常见。”梁启源介绍,“海湾集团的烧碱产品采用行业最先进的改进型‘零极距离子膜电解技术’,通过降低电解槽阴极侧溶液电压降,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不仅装置运行稳定,而且还实现了烧碱产品关键指标持续领先,已连续4年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效烧碱‘领跑者’第一名。”
董家口港海湾港务的码头依然船来船往。自4月30日“哈夫尼绿松石”轮靠泊算起,海湾港务职工已连续奋战了53个小时,成功完成2万余吨液体烧碱的装船任务。刚刚送走奔赴沙特朱拜勒港的“哈夫尼绿松石”轮,装载着4900吨乙烯的“宏利”轮又传来提前到港的消息。值班长王路兴立即分配任务,接卸工作有序展开。技术骨干毕高阳穿过管廊逐一复核每个阀门的状态。现场调度员李连旺手持定位旗与船方协调定位带缆,25毫米粗的缆绳在绞盘机轰鸣中蛇形游动。“左舷二缆松两米。”“后桩收紧三十公分。”在海湾港务现场操作人员精准指挥下,仅仅用时18分钟,“宏利”轮便完成靠泊,开启接卸作业模式。
在新河园区,海湾精化硅胶厂中控操作工高清乾全神贯注盯着面前的显示屏,上面跳动的数字实时呈现着10组反应釜内的“微观世界”。“2号釜pH值波动0.3个单位,需要启动干预措施。”他迅速在虚拟键盘上敲击,三套联动参数即刻调整完毕。这个“五一”假期,他和团队要完成72小时连续生产测试,哪怕是0.1℃的温差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连续生产测试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确保工作零失误零差错。数字化的生产系统让我们可以更直观、高效地掌握生产装置的运行情况。”高清乾表示,“节日期间,我们更要坚守好自己的岗位,要确保生产线平稳运转。”
“五一”假期期间,海湾集团生产装置保持“满负荷”运行。截至5月3日,海湾集团共生产产品近4万吨;靠泊作业3船次,吞吐量完成3.6万余吨;处置医废和危废近千吨。
来源:青岛日报
中化新网讯4月29日,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赣锋锂业近日正式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itedNationsGlobalCompact,UNGC),以更坚定的承诺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与...
5月7日,从中国石油渤海钻探井下技术服务公司获悉,渤海钻探井下技术服务公司今年以来,以“数字赋能建设,智能助推发展”为战略导向,积极贯彻落实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关于信息化的工作部署,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
5月7日,由石化四建公司承担的天津实华原油储备基地扩能改造工程项目罐组四T-14罐桩机打桩施工顺利落下帷幕,这一关键节点的完成,标志着该项目朝着预期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后续土建基础施工奠定了稳固基...
5月7日,从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一录井公司获悉,渤海钻探第一录井公司科学统筹旺季生产,强化安全保障,1000余名员工坚守在国内外10余个作业区域,以劳动为笔、以奋斗为墨,用实干担当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书...
5月7日,大庆油田采油二厂数字化运维中心软件管理室主任柳培林正带领技术人员刘晨专注编写抽油机可视化巡检模块代码。这一行行跳动的代码,正是大庆油田采油二厂向数智化转型迈进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大庆油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