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稠油热采累计产量突破500万吨

中化新网讯 830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海上稠油热采技术体系和核心装备规模化应用取得关键性进展,海上稠油热采累计产量超500万吨,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海上稠油规模化热采开发的国家。

据介绍,稠油是一种黏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且容易凝固的原油,开采难度大。同陆地油田相比,海上平台作业空间小、成本高,稠油热采规模化开发面临技术装备和经济效益双重挑战,是业界公认的世界级难题,此前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先例。

QQ20250901-113111.jpg

中国海油研究总院杨仁锋介绍:“目前,世界剩余石油资源中稠油占比约70%,是各石油生产国实现增产的主攻方向之一。对于高黏稠油,行业内主要采用热采方式进行开发,核心原理是向地层注入高温高压蒸汽,通过加热使稠油黏度降低,成为流动性好、易开采的‘稀油’。”

我国是世界四大稠油生产国之一,稠油资源丰富,海上需注热开发的高黏稠油探明储量超6亿吨,占我国稠油已探明储量约20%,开发潜力巨大,持续推动稠油储量向产量转化,对于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海上稠油热采主要集中在渤海海域,现已建成南堡35-2、旅大21-2、锦州23-2等多个主力热采油田。2025年,稠油热采产量已超130万吨,全年产量有望跃升至200万吨。

为高效经济动用稠油储量,中国海油持续开展科研攻关,创新提出“少井高产”热采开发理论,采用大井距“高强度注采、高干度蒸汽以及多元热流体协同增效”开发模式,通过注入高热量蒸汽,并辅助各种气体、化学药剂,同时配套大液量高效举升工艺,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成功破解热采产能低、热量损失大等难题,大幅提高稠油采收率。

中国海油资深专家刘义刚介绍说:“针对稠油热采井高温高压的复杂工况,中国海油成功研制世界领先的耐350℃注采一体化装备,自主研发小型化高效注热装备、井下安全控制系统与长效防砂装置,并设计建造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热采一号,填补了我国海上稠油热采装备领域的空白。”

随着稠油热采开发技术体系的丰富完善和关键核心装备的研发投用,我国海上稠油热采产能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动用油藏实现了跨越。2024年稠油热采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截至目前,累计产量超500万吨,实现了稠油海上规模化热采。

中国海油勘探开发部姜维东表示,海上稠油热采技术体系和核心装备规模化应用取得重大突破,意味着我国在海上稠油热采开发领域已处于领跑地位。中国海油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快稠油热采油田的开发建设,不断提升稠油储量动用能力。 (曲照贵)

 


相关推荐

美思德亮相中国国际聚氨酯展览会:助剂创新解决方案赋能绿色未来

 9月3~5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聚氨酯展览会在广州成功举办。美思德化学作为聚氨酯助剂领军企业,携核心产品矩阵与创新解决方案亮相展会,与全球行业伙伴共同探讨聚氨酯领域发展新机遇。美思德化学围绕聚氨酯....

2025-09-09     中化新网

渤海亿吨级油田又一平台完成海上安装

9月8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随着重达4700吨的油气平台上部组块在渤海南部海域精准就位,标志着垦利6-1油田10-1北区块Ⅱ期开发项目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为下一步该区块高效开发奠定工程基础。

2025-09-09     中化新网

山东推动工业经济稳健增长

  9月4日,在山东省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焉杰表示,山东省聚焦“做足增量、遏制减量、应对变量”,制定了推动工业稳增长的工作方案,推动工业经济稳健增长。

2025-09-09     中国化工报

首批9个绿色液体燃料试点启动

  9月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工作(第一批)的通知》,同意国投生物3万吨/年纤维素燃料乙醇等9个项目开展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工作。

2025-09-09     中国化工报

新疆油田刷新保压取芯全球最深纪录

  近日,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在丰探101井取得重大突破——在5296米超深层、超高压环境下,首次成功实施页岩油保压取芯作业,一举刷新全球保压取芯深度纪录。

2025-09-09     中国化工报

“十四五”油气管网建设目标提前完成

  近日从国家管网集团传出消息,我国已提前完成“十四五”期间规划的1.65万千米油气管道建设目标,“全国一张网”基本建成,推动能源供应保障的安全性、稳定性、灵活性不断增强。

2025-09-0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