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主任,工业水综合治理工程投用以来,效果超乎预期,您看这些指标远远低于设计指标!”7月4日,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公用工程车间水务工程师文翰攥着刚打印出的化验数据兴奋地说。
在川东北腹地的青山绿水间,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的工业水综合治理工程正悄然书写着新时代的绿色篇章。这座曾以“百亿气田”闻名的能源枢纽,如今又以“智能绿色”的崭新姿态,将工业水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转化为生态文明的“示范样本”,以“雨污分流、污污分治、高质回用、低质达标”的智慧蓝图,开启了绿色发展的全新篇章。
精准分流,靶向施治
“工业水处理站建设的核心智慧,在于构建起一套精密的‘水神经系统’。雨水与污水各行其道,工业废水更根据其‘禀性’被精细区分。”工业水综合治理项目属地车间主任葛为帅指着新建成的处理站说。
2025年3月,随着该工程全流程贯通,这座“水管家”正式上岗。汽提净化水进入专属过滤系统、酸碱中和废水与反洗排水进入中和处理单元、需深度降解的有机废水则由曝气生物滤池“驯服”,各装置如同精密的“肾脏”,将各类污水精准分类、应收尽收。在技术攻关期间,团队长期驻守现场,通过上百次参数调试,最终让复杂的工业废水实现精准分流。
“这就好比为不同病症定制药方。”属地水处理技术负责人李建军感慨道,过去“一锅烩”的粗放模式被彻底改变,处理效率与稳定性实现了质的飞跃。精准分流为后续高效处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变“废”为宝,活水循环
2024年11月,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工业水综合治理工程建成投运。该工程投运后,污水处理能力从720立方米/天提升至2900立方米/天,外排污水污染物含量较设计指标降低50%以上,达到一级A标准。项目团队创新采用“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加药混合反应+斜板沉降”等工艺,攻克了胺液净化废水、检修废水等“硬骨头”。
他们还将“高质回用、高标排放”理念贯穿始终。“再生水管道接入循环水场,标志着厂区水资源利用正式进入内循环时代。”葛为帅指着运行数据介绍,这不仅大幅减轻了新鲜水取用压力,更显著削减了外排总量,实现了环境与效益的双赢。经过深度处理的优质再生水,可直接回补至厂区循环冷却系统,成为可靠的“第二水源”。据测算,每年可节约新鲜水10万余吨,相当于为当地保留了一座中型水库的水量。
科技筑基,责任铸魂
目前,工业水处理站以2900立方米/天的处理能力,确保所有外排水质稳定达到国家城镇污水排放标准最高要求。锰砂曝气除铁除硫、高效生化降解……一系列先进工艺如同精密的齿轮紧密咬合,驱动着清洁排放的承诺。
“这座水站不仅是环保合规的保障,更是我们向绿色未来递交的答卷。”葛为帅望向有序运转的设备语气坚定地说,“它证明了重化工企业完全有能力实现高水平的自我净化与资源再生,为同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净水样本’。”
从雨污分流的智慧到污水回用的突破,从被动治污到主动“造水”,再到绿色发展的新标杆,普光气田的工业水治理之路,在巴山蜀水间奏响永续发展的绿色赞歌。
日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等14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首次明确全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促进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四川省...
“二季度,半废锅气化炉供应副产蒸汽12.24万吨,减少燃料煤消耗1.5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1万吨,创造效益约770万元。”在二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上,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未来能源榆林能化(下称...
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上海市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将围绕“五个全面”,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到2025年全面完成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到202...
中化新网讯7月21日,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获悉,7月起,盐湖股份正式启动为期三个月的碳盘查专项工作,旨在全面摸清企业碳排放家底,构建精准高效的碳排放管理体系。据介绍,本次碳盘查工作以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