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哈密市凭借丰富的资源禀赋、优越的区位条件和政策支持,锚定“西部氢能装备制造基地”目标,加快从传统“煤都”向“氢城”转型,计划到2027年建成15座加氢站、投运2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并打通跨区域氢能交通走廊,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氢能产业的核心枢纽。
依托煤化工产业,哈密拥有年产18万吨焦炉煤气提纯车用氢气的潜力,淖毛湖区域氢气枪口价不超过20元/千克;广汇新能源公司120万吨/年甲醇产能可支撑甲醇重整制加氢一体站,氢气成本控制在25元/千克以内。相比传统燃油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哈密的运营成本优势显著,为无补贴市场化运营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作为全疆唯一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郑州、广东群)的城市,哈密市先后出台了《哈密市加氢站管理办法(暂行)》《制氢加氢一体站技术规范》等政策,允许在非化工园区建设制加氢一体站,率先在新疆构建全产业链安全规范体系。2025年3月,哈密正式跻身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并承担推广115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任务。
今年以来,在伊吾县,氢能产业的“哈密速度”正在上演。
8月19日,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批针对哈密片区量身定制的49吨氢燃料电池牵引车正式交付当地煤炭运输市场,这批车辆将投入“疆煤外运”核心线路,以零碳排放、长续航、高可靠等优势,破解传统资源运输高污染痛点。
庆铃集团副总经理张福伦说:“我们已经在伊吾县布局氢堆、组装,估计9月份就能投产。看好哈密整个氢能汽车产业的发展,我们将把制造业产业链引入哈密,规划年产能达2000至5000台。”
作为首批落户哈密发展氢能装备制造业的企业之一,上海鲲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的2000套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已具备生产条件,新研发出的新一代215千瓦大功率氢燃料发动机已具备量产能力。该公司董事长王亚波说:“氢燃料发动机既能带动核心的8大零部件发展,还能和整车联动,让产业实实在在落地。预计到今年年底,在哈密搭载鲲华氢燃料发动机的氢能车辆将超过200台,我们还将与生产企业合作,继续投放氢能矿车。”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城市,哈密市坐拥发展氢能产业的多重优势,能源资源富集是哈密最大的底气,全市并网电力总装机达3486.48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67.8%,形成了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同时作为“疆煤外运”主战场,哈密市2024年煤炭产量达1.8亿吨,公路外运量超4700万吨,为氢能重卡提供了万辆级的运输场景需求。
哈密市委、市政府将氢能产业列为高质量发展主导产业,今年将依托国家示范城市群,建成50吨/日制氢工厂和5座加氢站,投运732辆氢能重卡,打通淖毛湖—伊州区等市域“氢走廊”,形成“应用反哺制造”的良性循环。
哈密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潭说:“哈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特别是采用市领导担任链长制的推进措施,氢能产业的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打造跨省、跨区域的氢走廊、氢高速,全力将哈密打造成西部最大的氢能之城。”
走进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周边,集聚了大批石化上下游企业。作为福建石化产业的核心承载区之一,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坚持在产业链上精准发力,积极探索“链上党建”新模式,构建组织聚链、...
近年来,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以“六个一体化”为总遵循,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赋能与生态构建,成功探索出“安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协同”的智慧化工园区发展新路径,并已入选“智慧化工园区名录”,为传统产...
近日,在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云南省第三批零碳园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梁旭东表示,云南省发改委、省工信厅在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的情况下,研究制定《云南省推动零碳园区建设...
上半年,安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草铺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持续深化“线上监测+线下联动”运行机制,各功能模块稳定发挥效能,智慧监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如何打造无异味化工园区?“鹤壁市持续将化工园区异味治理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创新构建‘政企协同、技术赋能、制度保障’三位一体的异味综合治理体系,着力破解区域化工异味问题。”近日,鹤壁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