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双碳”战略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石化”)近日交出一份亮眼答卷。4月,企业通过市场化交易成功购入10万张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 绿证”),覆盖年度生产用电总量的50%以上,由此成为中海油炼化板块首家绿电替代率突破50%大关的生产企业。这不仅是国企深化能源革命的创新实践,更为海南省东方市临港产业园探索清洁能源替代树立了示范标杆。
据悉,“绿证”是国家对每兆瓦时非水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颁发的具有独特标识代码的电子证书,也是企业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消费的唯一凭证。
深化绿证应用,引领绿电转型新路径
作为中海油驻琼央企,东方石化始终将“绿色低碳”发展与“清洁能源”应用深度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战略。此次交易的10万张绿证,相当于东方石化消费了1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换算成二氧化碳减排量达5.36万吨。据测算,其生态价值相当于新增种植29万棵成年乔木形成的碳汇,或抵减1万辆燃油轿车全年的尾气排放总量。不仅显著降低了外购电的碳排放,更通过市场化手段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绿色发展动能,因而获得东方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深化精细管理,倡导绿能供给生态圈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绿电替代战略的成功实施,蕴含着“技术+管理”双轮驱动加速碳减排进程:在技术端,统筹原料加工方案优化与节能设备应用,强化生产工艺减碳效能;在管理端,建立起覆盖全厂区的实时监控网络,通过数据分析,确保清洁能源替代方案的科学性。
放眼未来,东方石化在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矩阵上持续加码。在推进绿证市场化采购的同时,企业加快布局自产绿电项目——2024年5月13日,其与中海油海南新能源公司合作建设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首次并网发电,该项目创新采用“自发自用”模式,利用建筑屋顶空间铺设光伏组件,年均发电量可达252.9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准煤762.5吨、减排二氧化碳1442.28吨,与企业绿证采购形成“外部补充+自主生产”的双轨供能体系。截至2025年3月已稳定输送绿电236万千瓦时。
下一步,东方石化将持续深化形成的“证电结合、多方协同”模式,统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让包括绿电在内的更多清洁能源走进各类生产场景,为炼化企业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提供可行路径。
4月16日,榆林高新区科技创新局与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之春”宣传月——“实验室开放日”公益活动,来自高新区第二中学的学子们走进科研殿堂,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开启了一...
4月20日,中国石油宝石管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钛合金连续管试制成功,填补了中国石油集团在该领域产品的空白,标志着宝石管业在高端能源管材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为深海、超深井及高腐蚀等苛刻油气资源开发...
春和景明,共襄盛会。4月23日,2025宝鸡钛谷国际钛产业博览会暨全省钛及钛合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陕西宝鸡举行。大会以“钛谷链接世界、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全面展示行业前沿成果,探讨产业发展...
4月22日,全球领先尼龙巨头恒申集团和循环材料领域领导者Ambercycle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本次合作旨在用纺织品再生材料替代原生聚酯和尼龙,重塑合成材料生产方式——减少废弃物、降低碳排放,打...
4月22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项目高级主任郭新宁,率国际公共管理硕士项目(IMPA)师生及海僡集团、中非总商会代表一行46人,赴华昌化工、华昌能源开展社会实践与交流活动。郭新宁一行分别参观了华....
“7口井等着搬家,没办法,人手不够!”4月16日,中石化经纬公司西南测控公司新疆分公司生产副经理林春保瞅着任务栏上饱满的工作量,搓着双手直犯愁。 “我去!”49岁的黄苏华主动请缨,负责S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