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8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表示,《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是我国碳市场领域第一份中央文件,明确了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未来,生态环境部将从深入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着力提升碳市场活力和提高管理水平三方面入手抓好落实。
首先,根据行业发展状况、降碳减污贡献、数据质量基础、碳排放特征等,有序扩大强制碳市场的覆盖行业范围。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明确市场中长期碳排放配额控制目标,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配额分配方式由免费转向免费和有偿相结合,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同时,积极发展自愿碳市场,建立科学完备的方法学体系,加快生态系统碳汇、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等重点领域的方法学开发。
其次,联合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碳质押、碳回购等政策制度。同时,稳妥推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参与强制碳市场交易、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参与自愿碳市场交易。
最后,严格规范碳排放核查,完善重点行业核查技术规范。压实重点排放单位履行碳排放核算与报告的主体责任。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各种弄虚作假行为。此外,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夯实碳市场建设制度基础,为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裴晓菲表示,经过4年多的发展,全国碳市场初步形成了多层级、较完备的碳市场法规制度体系。重点行业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发电行业基础上,今年年初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也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实现了有效管控。截至2025年8月22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8亿吨,成交额达474.1亿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成交额达2.1亿元。
8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公示了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二批)入围揭榜单位。其中,高分子材料方向有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大学等47家单位入围。据悉,生物医用材料....
8月27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油气产量再创新高,达384.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6.1%;油气销售收入达171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695亿元。上半年,中海油获....
8月22日,宝丰能源以一份亮眼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再次印证了其前瞻布局的卓越成效。公司上半年净利润57.17亿元,同比增长73.02%,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达79.89亿元,同比大增92.74%,构...
8月26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与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Power)近日签订沙特延布绿氢/绿氨项目前端工程设计(Feed+可转换工程总承包)合同。根据合同,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
8月25日,国家“十四五”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工程——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简称川气东送二线)安岳气田上载点—铜梁压气站段顺利进气投产,每年新增天然气输送量近3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