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湾精化生产现场,机修厂维修师傅高鲁涛戴着安全帽,身背工具箱,仔细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保养。
在日常工作中,高鲁涛总把“防患于未然”刻在心里。每周例行检查时,他负责的 901、902 装置,每台设备都要接受他 “地毯式”的维护保养——俯身观察润滑油液位,耳朵凑近听运转声响,像老中医号脉,一丝异常都逃不过。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清晰记录着每个设备润滑油的液位和质量。“及时增添和更换润滑油,才是设备维护的基础,才能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由此引起的各种不良后果。”高鲁涛说。
有次巡检,高鲁涛敏锐发现一个机泵出现轻微的震动。“看着不打紧,可设备上的事,一点含糊都不行。”他立即组织停泵拆检。果然,叶轮边缘磨出了道细微的偏摆。新叶轮更换完毕,他把旧件摆在检修台上,拍照存档:“它们替我挡了一次非计划停车,我得记住这份人情。”在高鲁涛眼里,设备是会说话的战友,听懂它们的暗语,才能不让它们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不只是装备检修维护,每年11月的供暖季,高鲁涛所在的海湾精化5人供暖小组,还肩负着平度泓玖小镇、新马社区、顺河社区共1400余户居民的供暖保障。“要让居民家里暖得踏实,前期的检修就得像绣花一样细。”每天,他们都会对辖区内的供热管网展开拉网式排查,从管道接口的密封、阀门到换热站的压力表,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团队还会翻出上一个供暖期的报修记录,像医生问诊般精准定位“病灶”——哪些楼栋的管道容易堵塞,哪个单元的阀门老化严重,都一一登记造册。
可真正的考验,总在供暖启动后的头几周。气温骤降时,管道里的水流稍不顺畅就可能引发故障,这正是设备“闹脾气”的高发期。每当这时,高鲁涛总是第一个披上厚重工作服赶到现场。去年冬天夜里11点,顺河社区三号楼的供暖管道破裂,高鲁涛刚处理完另一处漏点回到值班室,便立刻又抓起工具包往现场赶。查找漏点、切断水源、更换破损管道,一直忙碌到凌晨3点多,看着居民家的暖气片重新热起来,他脸上冻得通红,眼里却闪着光。
“只要电话响,就得立马到位。”这是高鲁涛的工作准则。供暖季里,高鲁涛的手机总是24小时保持畅通,在他看来,每一次及时抢修,每一片重新温热的暖气片,都是对“温暖”二字最实在的注解。多年来,这份坚守换来了亮眼成果:供暖小组让企业供热用户满意度始终名列全市前茅,更获评平度市城乡建设局的“金牌班组”;而他本人也凭借突出表现,荣获“金牌检修师”称号。
“把冰冷的机器当作并肩作战的战友,把喧嚣的车间当作实现价值的战场。”这,便是高鲁涛最质朴也最坚定的信念。(作者/摄影:海湾精化 呼扬春晖)
8月的岛城,仍留有几分夏季的炎热,海湾化学的环氧氯丙烷项目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投料试车工作,“你好,麻烦帮我调出一下氯化一线DCS画面……”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中央控制大厅,荆盼龙蹲守在屏幕前,将项...
2024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席卷青岛,市政紧急需求4000余吨氯化钙融雪剂,而此时正值春节期间,发货人员和运输车辆极度紧张。面对紧迫的发运任务,碱业发展物流部计划统计员卢娟没有丝毫犹豫,全身心投...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近期,集团对2024年度“两优一先”进行表彰,其中,有60名共产党员,12名党务工作者,12个基层党组织获得表彰。为展示榜样风采,汲取奋进力量,特推出《逐...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近期,集团对2024年度“两优一先”进行表彰,其中,有60名共产党员,12名党务工作者,12个基层党组织获得表彰。为展示榜样风采,汲取奋进力量,特推出《逐光...
在《仪器分析》课堂上,潘淑臻指着复杂的气相色谱仪,用“精密的‘化学鼻子’”这样生动的比喻为学生们讲解知识,课本上抽象的原理瞬间变得立体形象起来。在学生们眼中,潘老师讲课深入浅出,又不失风趣幽默,容易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