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加码布局新材料赛道

中化新网讯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投资、并购公告,推动新材料行业热度持续攀升。

8月5日,苏州锦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拟投资约10.14亿元在上海投建“JF新材料一期东部生产基地”,重点聚焦消费电子与新能源领域的热管理材料等方向。7月29日,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星辰”)100%股权。南通星辰核心业务涵盖环氧树脂和工程塑料,已构建从原料到高端材料及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7月22日,苏州珂玛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1.02亿元收购苏州铠欣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73%股权。后者深耕碳化硅涂层及陶瓷零部件领域,产品已应用于半导体外延环节。此次收购将助力公司完善在碳化硅材料领域的布局,增强对半导体客户的服务能力。

此外,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亦积极布局新材料领域,涵盖生物基材料、软磁材料、塑料改性材料等方向,推动行业活力持续释放。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上述领域均为当前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方向,而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的基础,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各国均在加大对新材料研发与应用的投入,上市公司积极投身这一领域,不仅有助于我国在全球新材料产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更能切实提升国家产业安全保障能力。

袁帅认为,新能源汽车电池阻燃材料、低空经济轻量化复合材料、机器人用耐磨材料等细分领域,有望成为资本聚焦的热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将获得更多政策与资本倾斜,由产业资本主导的协同并购将加速技术产业化进程。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认为,新材料行业具有技术壁垒高、附加值大的特点,龙头企业通过垂直整合可有效提升竞争力,同时布局前沿领域以获取长期业绩增长点。

支培元补充说,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并购和产业链协同加速突破,力争实现弯道超车,但同时面临利润空间压缩的压力;而细分领域的竞争则各有侧重——新能源材料需通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电子化学品要突破国外专利限制,生物医用材料则依赖临床应用转化能力的提升。

相关推荐

国际能源署:今明两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速远超需求

国际能源署13日发布报告,预计2025年和2026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速将远超需求增速,可能导致市场进一步失衡。报告说,由于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中的8个主要产油国决定9月再度增产,预计2025年全球石....

2025-08-14     中化新网

光伏产业直面深度调整期

近来,“反内卷”信号不断,深受“内卷”困扰的光伏产业积极响应,动作频频。

2025-08-12     中国化工报

“中国好技术”新材料项目评审将启动

8月7日,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发布通知,将于8月28日至29日召开“中国好技术”新材料领域项目评审会。

2025-08-12     中国化工报

四川优化新型储能调用

近日,国网四川公司下发《四川电网直调并网主体涉网技术监督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25-08-12     中国化工报

国产特种石墨密度纪录刷新

8月1日,巴中意科碳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意科碳素”)在四川成都举行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HY、HK、HZ三大系列高端特种石墨材料。

2025-08-12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