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发布2024人工智能(AI)十大前沿技术趋势展望。此次发布的十大趋势涵盖了AI共性技术、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具身智能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一是小数据和优质数据。大量的无效数据不仅消耗了计算资源,也给模型可靠训练带来挑战。小数据更注重数据的精度和相关性,从本质上减少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的依赖和不确定性,增强网络可靠性。建设多样性的数据集不仅能够从理论基础上支撑不同技术路线的AI发展,还为解决通用人工智能的瓶颈问题提供新的可能。
二是人机对齐。只有AI的输出结果与人类价值观相符,才能确保AI模型的能力和行为与人类意图保持一致。仅依靠数据和算法并不足以实现人机对齐,还需要考虑行为是否符合人类的要求。
三是AI使用边界和伦理监督模型。当前AI系统的合规性、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越发突出,建立一个AI监督模型框架尤为必要。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制定明确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所有AI系统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遵循既定的原则,从而减少AI使用中产生的风险。
四是可解释性模型。提高可解释性,有助于减少对公共资源的消耗,增强用户对AI系统的信任度,并促进其在关键领域的应用。
五是规模定律。基于海量参数和训练数据的大规模预训练模型能够有效提高人机交互和推理能力,增强可完成任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规模定律不仅体现在语言模型上,也在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多个领域中得到了验证。
六是全模态大模型。全模态大模型可处理和理解文本、图片、音频、数据表格等多种类型的数据输入,并根据任务需求生成多种类型的输出。例如引入通常用于捕捉三维空间信息的3D点云数据模态,对于机器人的导航和避障尤其重要。
七是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科学家们可以利用AI技术进行实时的试验监测和调整,快速反馈试验结果,动态优化试验设计和假设。
八是具身小脑模型。具身智能小脑模型结合机器人本体结构与环境特性选择合理的模型控制算法,确保机器人完成高动态、高频的规划控制动作,使智能机器人更加满足现实世界的精细操作与实时控制需求。
九是实体人工智能系统。实体人工智能系统是将具身智能赋能于物理世界中的实体对象,使传统设备能够突破其原有的功能限制,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化操作。人形机器人是实体人工智能系统的终极表现形态,它不仅具备多模态感知和理解能力,能够与人类自然互动,还可以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决策和行动,并有望在未来应用到更多复杂的工作场景中。
十是世界模拟器。世界模拟器能提供沉浸式的高仿真体验。在机器人领域,这种技术还可用于构建大规模、标准化的多模态机器人行为数据集,提高机器人本体设计、仿真训练和算法迁移的能力。
下棋、作诗、绘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人工智能(AI)开始融入并重塑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民用领域,包括石油和化工在内的工业界对AI应用的探索也已渐入佳境——提高收率、诊断故障、预警风险……A...
机器可以解码时间、预知未来吗? 8月28日在杭州举办的2025中控技术全球新品发布暨工业AI创新发展大会上,中控技术的工程师给出的答案是:可以。会上发布的工业人工智能(AI)产品TPT2,正.....
AI浪潮席卷全球,不少科技企业仍在迷雾中摸索方向。是被动跟随,还是主动定义?8月28日,中控技术以一场发布会给出了回应——推出完全自主研发的流程工业时序大模型TPT2,不仅展示了中国工业AI的硬....
8月22日,2025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多个行业的专家学者以“系统解决方案升级驱动制造模式革新”为主题,讨论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制造业重点领域带来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共同探索如何打造...
日前,在“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上,浪潮集团执行总裁、总工程师肖雪以“发布+推介”形式,介绍了国内首个落地的实体化人工智能(AI)工厂——浪潮人工智能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