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文化产业园破茧成蝶

从化工厂到新地标

在长江北岸,1934文化产业园静静伫立。步入产业园的工业文明长廊,仿佛踏入一条时光隧道,永利铔厂的“前世今生”浮现眼前。

2018年,1934文化产业园在中国石化南化公司前身——永利铔厂旧址开始建设,是南京江北新区首个以老工业基地为基础打造的文化产业园。产业园秉持“文化为魂、产业为体、特色为要”的规划思路,以“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的方式对工业遗址进行开放性保护开发,现已成为南京市工业遗产改造典型代表、南京江北新区最具城市文化魅力的地理名片。

工业遗珠——永利铔厂的峥嵘岁月

1934年,在范旭东和侯德榜的带领下,永利团队在产业园这片土地上创立了“远东第一大厂”——永利铔厂。凭借宏大的规模、顶尖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永利铔厂开创了中国化学工业的新纪元,“大厂”之名由此而来。永利铔厂不仅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更是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见证了中国化学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艰辛历程。

范旭东提出的立身准则和永利铔厂价值观“四大信条”:我们在原则上绝对地相信科学;我们在事业上积极地发展实业;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的光荣,至今仍熠熠生辉。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工业精神和历史价值,从未被遗忘。

一场唤醒工业记忆的改造工程拉开帷幕,1934文化产业园应运而生。

破茧成蝶——化工厂“变身”特色文化旅游区

越来越多人将这座兼具工业文化和城市特色的产业园作为旅游打卡地。

产业园内,利用废弃材料打造的工业艺术装置随处可见。废弃的仪表、齿轮、机车零部件经过设计师的巧妙加工和重组,焕发出新生机,成为产业园独特的景观。

防空洞博物馆也别具一格。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留存下的防空洞里,“大厂”百年光影展正在精彩上演。展览分为范旭东专题展、“大厂”记忆、时光博物馆等部分,生动展示了范旭东创办“远东第一大厂”的艰辛以及“大厂”文脉的悠久和年代变迁,让游客在参观的同时,感受中国民族工业先驱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历史印记最深刻的,要数1934历史文化街区。这里留有永利铔厂时期建造的36幢小洋房,曾是永利铔厂的技术骨干和外国专家的居住地,现在是南京市文保单位。红窗青瓦、斑驳的墙面,时至今日依然保存完好。经过“修旧如旧”式的保护性开发,现在已有不少洋房被改造成颇有格调的咖啡馆、私人博物馆、摄影馆等,不仅有网红街道的小清新气质,还夹杂着几分工业小镇独特的历史感。

多元赋能——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1934文化产业园不仅是单纯的工业遗址,更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新平台。它是省级工业文明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承区域工业文化的发挥积极作用;它也是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在此逐梦,为新兴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资源支持;它还是省级阳光帮扶基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助力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增收。

以民族企业家范旭东爱国主义精神和工业文明传承为主线,产业园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文创企业入驻,推动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在科技产业方面,产业园积极引入科技元素,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凭借在诸多领域的出色表现,产业园成为南京市文化产业园、南京市工业旅游区、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南京市巾帼创业基地以及亚洲微电影拍摄基地。这些荣誉和称号推动着产业园在文化、旅游、科技等领域不断探索创新。

从“大厂”到1934文化产业园,实现了从工业生产到创新发展的华丽转型。它不仅保留了工业遗址的历史风貌,更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南京江北新区传承工业文化、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

企业文化建设从心开始

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创建于1986年,现已成长为一家以生产销售系列胶粘剂为主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

2025-04-25     中国化工报

石油“塔兰奇”浇灌下,“古丽”竞相绽放——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定点帮扶纪实

夕阳的余晖洒在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加尕斯台镇整洁的街道上,将巴合提古丽·吐达洪家的小院染成金黄。厨房里飘出抓饭的香气,她将刚出锅的手抓肉精心摆在盘子里。负责望风的五岁小儿子在门外大声喊道:“妈...

2025-04-25     中国化工报

科宏生物:“三爱”文化凝聚健康发展力量

在福建省永安市尼葛开发区有这样一家被誉为“打造甜蜜事业”的企业,20多年深耕于大健康产业。

2025-04-18     中国化工报

全国职工国家安全教育宣讲比赛举行

4月9日至11日,由全国总工会组织开展的“职守国家安全工筑人民防线”2025年全国职工国家安全教育宣讲比赛在天津举行。

2025-04-18     中国化工报

石化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启动

4月16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明确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聚力推进·协同创新·全面赋能”。

2025-04-1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