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从中国石油渤海钻探油气合作开发公司传来消息,苏20-4集气站密闭式污水转输系统已完成试压并成功投入运行。

据介绍,该系统的正式投用,不仅有效破解了长期困扰生产的冬季污水拉运“卡脖子”难题,更交出了一份“效率提升60%以上、年节约成本约50万元”的亮眼成绩单,为油气田开发提质增效与绿色转型提供了新实践。
面对项目施工中管线铺设、设备调试、多场景协调等复杂需求,该公司以“精细化管理”精准破题。通过组建专项小组、实施全流程管控,优选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并建立“日调度+周复盘”工作机制。工程项目被科学拆解为管线预制、现场对接、设备安装及压力测试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设定明确的质量验收标准。专项小组每日深入一线,及时协调解决管线精度偏差、乡村道路开挖等具体问题,确保了施工高效推进,为系统按期投运赢得了宝贵时间。
针对跨单位技术对接的堵点,该公司创新采用“机制化联动”模式,项目启动前,主动与长庆油田相关采气厂召开现场对接协调会,明确分工并签订《跨单位协作备忘录》,约定技术对接响应时限不超过2小时。在管线穿越等关键施工阶段,派驻资深技术人员现场联合攻关,并建立三方实时沟通群,确保信息对称、工序无缝衔接。
施工区域需穿越众多乡村公路、柏油路及现役输气管线,安全环保风险突出。为此,该公司构筑起“勘查-方案-监督-应急”的“全链条保障”防控体系。通过组织多方联合踏勘,精确绘制“地下管网分布图”,并制定专项安全方案,严格执行“先探测、后开挖”、公路段钢板防护、管线旁设置安全缓冲区等硬性要求。施工期间,值班领导与专职安全员全程旁站监督,并配备应急抢修设备,开通24小时值班热线,确保了施工全程安全受控,未发生任何安全环保事件及公路通行影响。
据悉,目前该污水转输系统运行平稳,相较于传统的罐车拉运模式,这一系统从根本上降低了作业过程中的“滴漏洒”环保风险及路途交通安全风险,推动区域油气开发向着更高效、更绿色、更经济的方向稳步迈进。(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通讯员陈慧容)
10月18~19日,“海伟杯”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PMC大赛)决赛在河北景县成功举办。经过激烈角逐,车规级芯片封装材料项目、油水分离污水处理项目、纸基复合材料项目获评特等奖。图为...
近日,由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化建”)承建的广州南站地区净水厂首期工程实现通污水试运行,标志着项目已具备污水处理能力。
截至9月26日,南化公司动力部综合污水处理装置“AI+曝气”智能改造系统已连续稳定运行2个月。运行数据显示,污泥沉降比始终稳定在30%至40%的最优区间,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指标持续达标。
“联合站是原油集输和处理的中枢,必须要提高警惕,努力防范风险,确保安全平稳运行。”9月16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六作业区南二一联合站常规污水站站长王晓春正在站内认真巡检。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
8月31日,安庆石化水务部用肥皂水成功揪出隐蔽“病灶”,保证了该公司循环水排污水装置的满负荷运行,确保了安庆石化达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达的污水回用率指标。
近日,中国石化宁夏能化公司高盐水高效氧化工业应用项目实现一次性开车成功,各项运行指标全面达到设计标准,标志着该公司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高污水处理能力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该公司配套有中国石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