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汉油田红星、复兴井场捷报频传,兴页L190-6-1HF井测试获日产气2.61万立方米、油134.4立方米,红页9HF井测试获日产气25.72万立方米。这离不开科研人员前期对储层有利区的精细研究。
面对复杂隐蔽性油气藏勘探难题,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以“技术迭代+学科融合”双轮驱动,构建起多尺度、全要素的储层预测技术体系,支撑油气勘探从“宏观圈闭识别”向“微观储集空间解析”跃迁,实现隐蔽目标精准定位、薄层“甜点”定量评价,有力推动各类油气藏高质量勘探。
从“雾里看花”到透视地层
6月4日,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所科研人员正运用OVT域地震解释技术对低序级断层和薄储层实施精细刻画和表征。
“OVT域可以从多角度对地震资料进行解释,信息更多、更全面。”地球物理所复兴室主任陈爱琼表示,“OVT域就像多角度探照灯,可多方位立体呈现地下油气储集空间形态。”
在江汉油田近60年的勘探开发历程中,储层预测技术经历了从“看轮廓”到“解肌理”的跨越式发展。20世纪90年代,江汉油田主要依赖“亮点技术”——通过地震剖面上的振幅异常来识别油气。“当时我们只能看到地震剖面上的强反射,无法确定是油是气还是水,更不清楚储层的具体形态。”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专家李铭华说。
当勘探目标转为隐蔽性油藏,储层预测技术遭遇“视界盲区”。科研人员在高品质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多属性分析,找到优质储层响应规律,明确优质储层展布;运用叠前反演技术,建立与油气有关的敏感参数;建立OVT域五维地震解释技术,提高解释精准度。
考虑到复杂地质条件下勘探精度的需求,他们成立OVT域地震解释技术攻关团队,开展五维地震解释技术系统性攻关,攻克了石油老区隐蔽性油藏、油气新区致密砂岩气藏和页岩油气藏面临的构造圈闭刻画、薄储层预测、窄小河道识别、中小尺度裂缝预测四大难题,建立了OVT域五维地震解释技术系列。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八面河、托市、复兴区块的圈闭识别和井位部署中,有力支撑石油老区和油气新区的勘探评价工作。
“双甜点”靶向技术破解勘探困局
复兴区块陆相页岩油气层页岩单层厚度薄且夹层多,想要高效找油气,必须找到地质“甜点”和工程“甜点”的交叉区域。
“我们综合页岩厚度、TOC(总有机碳)、孔隙度等地质参数,并结合压力、应力、脆性矿物含量等工程参数,建立了地质工程‘双甜点’评价体系,精细评价出北部高脆区、中部高压区、南部高缝区、西部常压区4个‘甜点’区。”陈爱琼介绍。“甜点”区不同的地质工程参数展布特征为钻井压裂工程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中部高压区部署的评价井兴页L1005HF井测试日产油129.6立方米、天然气6.69万立方米,刷新了复兴区块页岩气单井产量纪录;兴页L257-4-1HF井钻完井周期29.85天,首次将复兴区块钻完井周期缩短至30天内。
在红星区块,页岩储层厚度通常不足30米。“储层薄,岩相复杂,横向变化快,预测难度大。”陈爱琼说,科研人员通过薄储层预测攻关,将预测精度提升为6~8米,能够清晰识别传统技术难以发现的薄储层,找到地质工程“双甜点”区。目前,落实红星地区吴二段、茅四段页岩“甜点”有利区,有力支撑千亿立方米探明储量提交。
跨界协同催生勘探新范式
“团队有地质、测井、地震等多个专业,大家一起努力让每口井都精准打在‘油窝子’里。”科研人员罗书行说,“在江汉老区碳酸盐岩油藏勘探过程中,多专业一体化团队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潜3碳酸盐岩油藏取得勘探突破后,科研人员将目光聚焦到潜4下油藏。地质人员认为潜4下油藏与潜3油藏古环境相似,厚度是潜3油藏的4~5倍,资源潜力更大。地震专业人员对高品质地震资料进行攻关,通过多属性和叠前反演精准找到圈闭,从而部署钟99井,实现定点打井。测井专业人员针对湖相碳酸盐岩岩相复杂非均质性强、低渗透储层流体可动性参数响应弱的难点,形成“岩相-孔隙结构-可动孔隙”三位一体的测井评价体系,为湖相碳酸盐岩“甜点”层优选及单井高产奠定了基础。
最终,钟99井首次发现潜4下泥晶碳酸盐岩发育蜂窝状孔隙-裂缝储集空间,改写了“泥晶碳酸盐岩不是优质储层”的认识,开辟了碳酸盐岩勘探新领域,同时形成了实验-测井-地震联合复杂岩性识别和储层表征技术,落实了7个有利勘探目标。
2024年以来,天然气预测团队聚焦红星、复兴、宜恩三大领域多套页岩层系的“甜点”评价工作,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勘探分公司等单位联合,持续开展页岩油气地球物理关键技术攻关,提出逐级约束高分辨率反演方法,创建复杂页岩岩相三维预测、多压力系统一体化预测等多项核心技术,集成建立薄层页岩“甜点”预测技术系列。
专家点评
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所所长秦军:储层预测技术是油气勘探从“宏观圈闭识别”向“微观储集空间解析”跃迁的核心,直接影响隐蔽目标定位与“甜点”评价精度。目前,江汉油田已形成多尺度技术体系:利用OVT域五维地震解释技术,像多角度探照灯般立体刻画低序级断层与薄储层;基于建立油气敏感参数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结合多属性分析明确储层展布;多项技术融合,构建地质工程“双甜点”地震预测及评价体系,薄储层预测精度提升为6~8米级,为油气高效勘探提供支撑。
黑龙江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安达市政府安全会议精神,公司2025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结合染料生产实际,通过抓思想、抓现场、抓作风,引导干部员工凝心聚力,以“满格”模式抓安全,助染料生产平稳
7月11日上午10时,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一作业区注采2-7班班长刘珂铭正组织班组干部和生产骨干召开讨论会,探讨通过精细生产管理降低作业费用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一作业
7月10日,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党建品牌“鄂能向新·绿智先锋”首次正式发布,旨在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石化南阳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开展了一场真实场景下的天然气泄漏应急处置实战演练,全面检验公司应急响应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应急”的安全理念。
7月10—11日,第二届石油石化行业人工智能技术交流大会(PPAI2025)在西安召开,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光信息”)凭借自主开发的高端通用处理器(CPU)和AI加速器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