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截至3月27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试运行累计注汽313天,累计注汽3.3万吨,替代天然气215万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4639吨,电热熔盐储热注汽装置热效率值达到92.28%,这是世界上首次将熔盐储能技术应用于油田注汽领域。
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副经理王延涛介绍,辽河油田主要采用注蒸汽的热力开发方式。传统方法通过燃烧天然气产生蒸汽,每年生产蒸汽需消耗约14亿立方米天然气,并排放303万吨二氧化碳。在“双碳”背景下,高能耗、高碳排放模式阻碍了油田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现有熔盐储能技术以液态熔盐作为储热和传热工质,将光热或谷时电、绿电转化为热能储存在熔盐中,再连续释放热能产生过热蒸汽用于发电。但将产生的蒸汽直接用于油田注汽生产中,国内外尚无先例。”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所所长刘兵说。
2022年12月,新能源工程所攻关团队开始进行电热熔盐储能注汽研究与试验,成功攻克了熔盐储能换热循环的研发设计、熔盐储罐地基基础的耐热设计、熔盐储罐选材及耐高温的设计等三大关键技术。其中,自主研发电热熔盐加热直流式湿饱和蒸汽发生装置,将油田采出分离软化水与高温熔盐换热产生的湿饱和蒸汽直接用于油田注汽生产,有效减少能量损耗,综合效率从电热熔盐储能发电系统的35%提高到90%以上,形成了适合稠油生产的电热熔盐储热注汽工艺技术,涵盖熔盐工艺技术、高温储罐技术等5类14项核心技术,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20项,其中获授权专利4项。
“试验站的建成投产不仅改变了稠油热采蒸汽生产方式,还为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提升绿电消纳能力、辅助电网削峰填谷开辟了新路径。目前,团队围绕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熔盐储能微过热项目、辽河油田特种油开发公司熔盐储能方案展开设计,并向炼化企业生产应用场景进行拓展。”刘兵说。
王延涛表示,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加大试验站的功率和排量,为实现每小时产出18吨蒸汽,储能45MW目标持续攻关。
图为辽河油田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
4月17日,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等联合发布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2024-2025)》(简称《蓝皮书》)指出,2024年全球正加速从传统能源...
4月18日,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市场化交易成功购入10万张绿色电力证书,覆盖年度生产用电总量的一半以上,成为中海油集团公司中下游板块首家实现绿电高比例替代的生产企业。
今年以来,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甘肃省节水型企业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银光公司三泰公司落实“双碳”战略,组成“数字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的“黄金搭档”,挖掘节能降耗潜力。
近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大竹作业区总装机容量52千瓦的基地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及调试完工,正式投产发电,各项技术指标均达设计要求。该光伏项目是重庆气矿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近日,安徽省铜陵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利用无人机,开展固体废物巡查,捕捉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堆放的隐蔽盲点和卫生死角,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升固体废物领域环境问题发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