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储能西部论坛: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呼唤“双轮驱动”

中化新网讯 “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后,新能源与储能如何协同发展?业内专家在8月19—20日召开的第十届储能西部论坛上指出,行业需加强技术攻关,强化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指出,西部地区是国家能源战略基地,凭借80%以上的风光资源和广阔土地为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场景。当前,西部储能政策密集出台,但发展仍面临电力市场机制不完善、技术瓶颈及标准体系不健全等挑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强化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加快现货市场建设,拓展辅助服务品种;加强技术攻关与场景创新并重,推动沙戈荒基地及零碳园区场景示范应用;同时筑牢安全标准与风险防控体系,提升储能电站智能运维能力。

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能效与储能处处长徐梓铭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迎来快速发展。面向“十五五”,将重点强化三方面工作:加强顶层设计,编制新型储能“十五五”实施方案,推动新型储能在新能源大基地、电网替代性储能、零碳园区、绿电直连等领域实现多元应用;完善新型储能参与市场机制,加快推动储能全面参与各类市场交易,充分发挥储能多重作用,提升新型储能利用水平;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从“比价格”向“比价值”转变。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有刚性需求,行业同仁要坚定发展信心,做到‘三个面向’。”徐梓铭认为,要面向科技前沿,积极开展新型储能科技创新;面向系统需求,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引导行业发展;面向市场机制,主动适应新型储能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提出,未来电池储能中,锂离子电池仍为主流,需要在大容量和长寿命趋势下突破安全性瓶颈,可通过智能电池(植入芯片+AI监控)和固态电池实现突破,目标是将储能度电成本降至0.1元/瓦时;绿氢储能需通过风光制氢实现长周期储能,结合热回收将综合能效提升至80%。他强调,储能技术需融合化工、电工、热工等多学科创新,推动新能源系统多能耦合发展,构建零碳能源系统生态。

内蒙古电力集团副总经理王立新介绍,内蒙古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十年长效补偿机制,开启独立储能容量补偿的先例,为储能项目收益稳定提供重要保障。2024年,该集团在自治区范围内率先启动建设60万千瓦新型储能;2025年将持续发力储能建设,再新开工建设一批新型储能项目,增强系统调节能力。

相关推荐

北京出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案

8月14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

2025-08-26     中国化工报

中国石油在粤建光储超充站服务全运会

近日,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昆仑网电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广东销售深圳分公司,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深圳赛区核心场馆建成光储超充示范站。

2025-08-26     中国化工报

海博思创布局“储能+金融”

8月20日,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未来三方将在“储能+金融”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2025-08-26     中国化工报

晶科储能、亿纬锂能联合电芯工厂正式量产

近日,浙江晶科储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储能)与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锂能)共同宣布,双方联合储能专用电芯工厂正式进入量产阶段。

2025-08-26     中国化工报

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固态电池中试进展

近日,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新进展不断,多家A股上市公司产品已进入中试阶段。

2025-08-2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