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人类工业史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化学品就是硝酸铵。1947年4月16日,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东部的得克萨斯城发生了一起史无前例的硝酸铵爆炸事故,造成近600人死亡,超过500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美元,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浩劫之一。2020年发生在黎巴嫩贝鲁特港口的硝酸铵爆炸事故几乎将整个港口夷为平地,再一次给世人发出了严重警告。
造成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硝酸铵的认知存在盲区以及管理缺陷。近年来,我国在硝酸铵安全风险管控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不得掉以轻心。因此笔者建议,要采取相关措施,强化硝酸铵生产和使用企业的安全管控,提升硝酸铵的本质安全水平。
一是开展行业专业指导。帮助指导硝酸铵生产企业全面开展隐患排查,规范制定问题隐患清单和整改措施清单,有效提升硝酸铵企业的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对于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实行淘汰机制,对于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满足要求、硝酸铵储存量超过标准要求的企业由各地督促限期整改。积极推进固体硝酸铵库房改为硝酸铵溶液储罐的“固改液”项目,采取“直产直装”“零库存”运行等措施减少储存量。
二是建设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在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上要进一步加强,鼓励企业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硝酸铵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智能化监测和预警水平。
三是需改善硝酸铵惧怕高温、高压或猛烈撞击的特性,从源头发力根除危险。目前,我国硝酸铵生产企业均已实现管式连续化生产,生产过程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在此基础上要探索进一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技术措施,规范被污染硝酸铵回收处置,淘汰常压中和法硝酸铵生产工艺(特定项目除外)。同时,应强化硝酸铵替代、减量技术,对使用硝酸铵作为氮源的生物发酵工艺、使用硝酸铵为原料生产烟剂制品与硝酸硫胺原料药的工艺逐步进行原料替换。
危险化学品安全没有“万无一失”,只有“一失万无”。唯有汲取事故教训,将其转化为安全保障措施,从事故应对向风险预防转型,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
(作者均系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
5月10日,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暨第六届一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投票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负责人,郎红旗当选会长,朱建民等21人当选副会长,辛晓当选副会长兼秘书长。
教育事业是新知识、新科技、新思想的摇篮,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高地。在5月10日举行的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暨第六届一次理事会会议上,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郝长江在回顾2019—2024年化工...
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当日,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举行“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知识发布会,普及地震安全知识,介绍防震减灾工作。
“你看,不到3个小时旋转升降平台已经全部拆解完了,这要是满堂脚手架得拆2天。”中国石化河南油建公司西北项目管理部安全总监吴建指着他的“新员工”——旋转升降平台颇为自豪地说。截至5月4日,由该公司施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