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7月4日,记者从东营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炼化企业数量、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和石化产业规模均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的山东东营市,正在全力建设现代化亿吨深水大港。
东营现有规模以上石化企业304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6830万吨,占全省产能的37.2%、全国的7.1%。
东营港作为山东省地区性重要港口和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东营市发展临港产业的核心依托和海洋资源开发的服务基地,更是山东省原油运输的重要通道。其腹地覆盖四市42家大型炼化企业,年液体化工品运输需求超2亿吨。同时,东营港还承担年1300万吨海上油田原油上岸任务,远期将达1800万吨。这种“炼化集群+能源基地”的独特区位优势,使其成为环渤海油品及液体化工品运输的特色枢纽。
东营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燕飞介绍,围绕构建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东营市正在加快推进10万吨级、25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集群建设、加速构建港口集疏运体系,力争2030年打造起东营能源资源现代化大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翻番,为黄河国家战略实施提供重要支撑。
打造现代化亿吨大港需要持续加大港口设施建设。东营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徐志军介绍,总投资50亿元的4个10万吨级液化泊位及东营港10万吨级内外航道工程建成投用,助力港口吞吐量实现快速增长。25万吨级单点系泊工程正在加快实施,计划今年下半年达到靠泊条件,填补东营市无超大型码头的空白,远洋超级油轮可以直航东营港,显著增强进口原油接卸能力,有效降低周边石化企业综合物流成本。加快推动东营港区北防波堤7#液体散货泊位、三突堤7#液体散货泊位工程建设,建成后将满足腹地企业对低温乙烯、丙烷等液化烃的运输需求。
据介绍,东营港还将加快完善集疏运物流体系,总投资48.32亿元的东营港海铁联运项目加快建设,其中集装箱码头、10万吨级通用泊位已投用,东营港疏港铁路一突堤专用线将于明年上半年建成,真正打通东营港海铁联运大通道;推进原油长输管道工程建设,实现市域炼化企业全覆盖;尽快推进总投资超5亿元的疏港公路建设,进一步改善疏港条件,加快形成公铁海管多式联运体系,全面提升港口向陆辐射、向海通达能力,构建黄河流域重要出海口。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山西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
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潞安化工丰喜集团党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聚焦学促结合、查摆问题、集中整治三方面,扎实推进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该公司印发《在全公司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
连日来,我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给石油和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带来极大挑战。面对“烤”验,石化企业一手抓安全生产,一手抓防暑降温,掀起一场战高温、斗酷暑、保安全、稳生产的攻坚战。 面对高温天气,中....
为深入推进循环经济促进法有效实施,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循环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国人大常委会7日启动循环经济促进法执法检查。 循环经济促进法自2009年实施,是我国第一....
7月3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到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调研,实地察看项目建设情况,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蔡东,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伟陪同调研。